□本报记者 刘伟芳
秋季在民间素有“贴秋膘”的说法,可是对于慢病人群,特别是糖尿病患者需要“管住嘴,迈开腿”的情况下,秋膘也不是想贴就能贴的。
怎样避免掉进“甜蜜的陷阱”,9月26日,由福建省计划生育协会主办、福建卫生报协办的“专家谈健康”特别邀请到了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治未病科陈淑娇主任医师、陈慧云营养师做客直播间,和大家聊一聊入秋后该怎么合理膳食、科学运动。
截至发稿前,多平台在线观看与回看人次近33万。
粗粮虽好也别多吃
近年来都提倡吃粗粮,但是粗粮虽好,却不能取代白米饭。特别是脾胃差的人,粗粮最多只能占到主食的三分之一。再如,大白菜性寒凉,脾胃虚寒的人就不能多食,可以用芥菜替换大白菜,或者加生姜来祛除寒性。
吃动平衡 合理贴秋瞟
针对人们关注的“贴秋膘”问题,陈淑娇给出了六大原则:
补充水分 每日饮水量建议1500ml+,可以喝石斛茶等。
控制饮食,防止增重 每顿饭吃7~8分饱即可。
饮食不要过于生冷油腻 以免造成胃肠道疾病。
适量进补,合理搭配 秋季以滋阴润燥为主。
忌喝浓汤、饮食多样 饮食上要做到食物多样化。
坚持运动,调控血糖 建议饭后一个小时开始运动,每次运动30~45分钟即可。
运动前要评估
服药的糖友应随身携带升糖的食物
运动是所有糖尿病治疗方案中不可或缺的。冲击力小的有氧运动最适合糖尿病患者。
有心血管疾病症状、糖尿病病程较长、年龄较大或伴随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的成年人,建议先完成医疗检查和运动测试,再开始运动计划。
◆血糖大于或等于13.9mmol/L,最好检测尿酮体,酮体过高意味着体内胰岛素不足,建议等酮体下降后再锻炼。
◆血糖大于或等于16.7mmol/L:锻炼最不安全,需要马上看医生。
除了药物、饮食和运动外,中医还有丰富的辅助手段,如花茶、药膳、穴位按摩、中医泡脚等。糖友泡脚水温要适中、浸泡时间不能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