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下之意是,保护好老一辈中医药专家,传承好他们的经验,迫在眉睫。为此,1991年,我省开展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及继承人评选工作;1992年,评选了福建省老中医专家及继承人;1993年起,省卫生厅实施名中医指导中医主治医师学习辨证思维和临床经验,实施中医药继续教育,将中医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形成制度化;2004年开展“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优秀中医临床研修项目……
“现在回过头去看,大部分继承人都能学到老中医的拿手本领,有的高徒自身也成了重点继承的对象。如今,我省不仅有9批171人次国家和省级师承工作指导老师、298名继承人,有101名国家、省级优秀中医临床人才,63名福建省名中医,还有2位国医大师、5位全国名中医,2位全国中医药教学名师,3人入选岐黄学者,3人入选青年岐黄学者,2人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表彰。”钱新春不厌其烦地一一念出这些数据,兴奋地说,“这些都是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宝贝啊。”
时光闪回,1985年,振兴福建中医大会上,项南同志搀扶林如高老中医;时代的车轮向前迈进,2022年,全国中医药人才大会召开期间,省领导向国医大师杨春波等中医药杰出人才致意——相隔37年,时间那么久远,可对中医药人才渴求与爱惜的心,是那么靠近。
(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个枕头、三个指头是人们对中医药的传统印象。如今传统的中医药已与新技术深度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越来越得到国际认可,中医药国际合作日益密切,可以说,世界范围的“中医热”已然形成,中医药成果正惠及全球人民。
“中医热”在省内也有具体的体现,钱新春对此感受颇深:“就拿2022年来说,新春以来,福建省中医药工作,可谓月月有大事。”
3月2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同推动福建省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合作协议(2022—2025年)》,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4月27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十四五”中医药健康发展规划》,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纳入政府总体规划;5月1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线上主办2022金砖国家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会议共同通过了《2022金砖国家传统医药合作在线倡议》;6月,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同意福建省卫健委加挂“福建省中医药管理局”牌子,福建省中医药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10月22日,《福建省中医药条例》实施,为我省中医药发展规划了路径,让建设中医药强省有章可循……
“实际上,中医药大踏步发展不只是这一两年的事儿。近十年,不论是国内整体的中医药事业发展,还是我省的,都有了昂首阔步的新局面。就如外界所说,中医药事业迎来了行业的春天。”在中医处工作近三十载的钱新春深有感触。
那么,在一项项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我省的中医药呈现什么样的景象呢?
用三个词概括就是,可见、可及、可用。
“弘扬中医药文化,应该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在深入了解中医药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文化自信。”这样的观点仝小林院士、张伯礼院士都说过。
钱新春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说道:“我小时候住在大宅院里,7~8户人家同住,一旦有人生病,院子里总会弥漫着清香的中药味。在父母和宅院里的叔叔伯伯的口传心授下,我很小就认识了健胃益胆的苦菜、治疮肿的葵菜、保肝明目的龙葵、祛虫的使君子、利尿的车前草、蛇毒咬伤的鸭跖草等中草药。”
2021年开始,我省“娃娃”们也可以从小就接触到有趣的中医药文化了。2021年4月,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教育厅印发通知,要求全省每个设区市确定一个中医药文化教育试点县(市、区)。每个试点县至少选择一所中学或一所小学作为试点学校。与此同时,由省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处统筹,钱新春主审的《中医药文化教育》(全6册)已进入小学课程,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并获评省科技厅2021年度福建省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自此,朗朗读书声中,也有了中医药文化的篇章。
自2007年以来,连续15年持续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及福建推进行动,把中医药健康文化带进校园、带进家庭、带进企业、带进社区、带进乡村。
在全社会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下,2015年,我省首批试点漳浦、安溪、上杭、霞浦县中医院探索运用“互联网+中医药服务”,将数字福建的领先优势与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结合起来,让中医药服务在省内触手可及。
钱新春介绍,“互联网+中医药服务”的模式是在尤溪县中医院“互联网+中药配送”的“2.0版”。2015年,他在尤溪县中医院调研时,该院“互联网+中药配送”引起他的极大兴趣,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两批试点,目前已在26家中医医院推广,将县级中医院的中药饮片、煎药等服务向社区和乡镇延伸。
省市县范围内,一所所中医药韵味浓厚的中医类医院林立;全省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一批森林养生城市、森林康养小镇及65家省级养生旅游休闲基地创建起来,构建了具有中医特色的三级康复服务体系,中医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这是我省百姓能直观体会到的。
福建省卫健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省已建有中医类医院98所,4个专科列入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或培育项目,4个中医临床医学中心和25个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列入“十三五”医疗“创双高”建设并达标,3所三甲中医院列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项目建设,4所设区市中医院列入国家中医特色重点中医院项目建设,厦门市中医院列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
钱新春解释,这些数据恰恰说明了,全省形成了完善的中医服务网络,中医防病治病能力全面提高,最终是广大群众改革获得感、就医安全感、健康幸福感不断提升的体现。
看着我省中医药事业一年一年发展起来,钱新春仍怀揣着当年的那个志向,怀揣着老师们的遗志,不敢懈怠。
“我常常回忆起,俞慎初老师在1991年8月作为政协委员提出的,‘要加强我省中医工作,设立福建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研究院,提高中医水平和抢救老中医经验’。如今,福建省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成立了,并更名为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不知九泉下的俞老师是否欣慰。我辈自当兢兢业业,不负当下中医药发展的黄金时代,不负老师们的心血。”钱新春无不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