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帅 通讯员 叶小彬
疫情下,有专家对感染者进行分析时发现,儿童占比约达20%,其中6岁以下占儿童患者比率为50.4%,年龄最小的才1个月大。
这说明儿童是易感人群,做好科学防护至关重要,防护第一件事就是“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正确戴口罩,才能“罩”住你
督促孩子做防护,首先第一条就是要坚持佩戴口罩。
林娟主任介绍,儿童佩戴口罩和摘取口罩的方法和成人一致。佩戴时要将口罩金属条与鼻翼压实、压紧,保持口罩跟面部贴合。
儿童的脸型相对小,尤其是低龄儿童,家长应选择适合孩子面部尺寸的儿童专用口罩佩戴,避免使用成人口罩替代。
此外,儿童口罩花色繁多,应选择符合防护标准要求的儿童口罩,口罩内层材料不应印花或染色,口罩外层的印花图案不应掉色,因此家长们买完口罩可以用湿纸巾擦拭一下,看是否有掉色的现象。
年龄较小的孩子佩戴口罩后,喜欢用舌头舔、用牙齿咬,如果口水浸湿口罩,同样也会影响防护效果。如果发现口罩被打湿,家长应及时给孩子更换口罩。
林娟主任提醒,儿童自制力较弱,很难长时间坚持佩戴口罩。去小区活动、做核酸检测时,家长要全程监督,提醒孩子坚持佩戴好口罩,不能随意触摸口罩,也不要揉眼睛、摸面部、触摸口鼻等其他部位,这样极有可能将细菌和病毒带入体内。
这类儿童不宜佩戴口罩
与成人不同,1岁以下的婴幼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够完善,疫情期间,应尽可能减少外出。
如果必须外出,家长需要时刻注意,防止戴口罩不当,或者婴幼儿啃咬口罩引起呼吸不畅和窒息风险。
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孩子,尤其是哮喘儿童,在病情稳定期,仍需常规佩戴口罩,这一类患儿的家长要特别注意观察孩子,佩戴口罩时的面色与呼吸情况,如果孩子在佩戴口罩过程中略觉不适,应及时调整口罩松紧度,或停止使用,以免导致呼吸不畅。应按时更换口罩,否则会造成病菌滋生。
林娟主任建议,特殊时期,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做好日常健康监测,做好房间通风换气,不要对着孩子打喷嚏、咳嗽等;婴幼儿日常生活用品要单独使用;勤洗手,非必要不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