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伟芳 李婷
“这些板子能用吗?”12月7日傍晚,福建省肿瘤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医师吴君心提着一个大袋子来到《大医生开讲》直播间。
带着好奇,直播主创团队打开袋子,发现原来是二十张前列腺癌知识的科普板。
“我担心网友们光听不太好理解,就加紧制作了这些KT版,看着讲解更形象生动些。”带着满满的用心,吴君心和泌尿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陈书尚、肿瘤内科主任医师陈玲,一起与网友们深度探讨前列腺癌的防治。
这是今年以来,省肿瘤医院整建制入驻“健康大使”项目,并与卫生报合作的第7场《大医生开讲》直播。7场科普直播,超200万人在线观看,建立了7个医患交流社群长期为网友答疑解惑,形成了由医院、患友与媒体三方共同打造的有温度的“互联网+健康”新模式。
全省最强肿瘤团队整建制入驻 建立“健康大使”肿瘤矩阵
“健康大使”互联网+健康服务平台是福建日报社在建重点项目,让媒体与医疗健康机构、医学专家优势资源互补,面向全省百姓推出多层次优质医疗健康公益性服务“组合拳”。
早在今年4月15日,福建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刘景丰教授、院长陈传本教授、副院长孙阳教授就率领医院10余个科室共计46名专家整建制入驻《福建卫生报》社在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建立的“健康大使”矩阵。
《福建卫生报》社与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以“健康大使”互联网+健康服务平台为载体,建立“健康大使”矩阵,截至目前,全省已有来自60多家医疗机构、分布在40多个医学专科的300多名医学专家入驻矩阵。
作为医院整建制入驻的提出人,刘景丰书记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中国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因此,提高全民防癌抗癌意识,需要媒体和医生的共同努力。之所以选取这么多专家整建制入驻,更是因为肿瘤是系统性疾病,单靠单个医生单个科室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整合所有资源,多学科协作,为患友提供全周期健康管理,才能最大程度地帮助患友。”
这种多学科整合不仅在医院的诊疗中,也通过整建制入驻在互联网上形成多学科合力,让患友更好更全面地认识肿瘤。
每月一次《大医生开讲》 医患交流“常在线”
为了让健康大使们真正“动”起来,让网友们形成关注正规科普知识的习惯,卫生报开辟了《大医生开讲》直播栏目,每周五晚7点准时开播。肿瘤医院更是每个月定档一期,保持固定的输出频率。
与之前科普多是医生单方面输出不同,《大医生开讲》更多的是征求医院、患友双方意见,从高发癌种和网友们关注的话题出发。
比如胃癌是福建高发的癌种,具有独特的地域性;肝癌有了新的治疗手段,脱掉了“癌王”的帽子;卵巢癌死亡率高却难以发现,对女性威胁极大;前列腺癌是因为很多中老年网友担心前列腺增生会癌变而专门进行科普;鼻咽癌是网友在社群中点名要求的;肺癌和甲状腺癌从小结节角度入手,是因为很多网友反映“我身边那么多人体检都查出了结节,要不要手术切除”……
每场直播前,主创团队都会收集网友最关心的相关话题,并与医生进行直播前详细的沟通。医生们常常在忙碌的门诊和手术中,抽空拍摄自己的知识点科普视频,作为直播的预热视频使用。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摄影组往往需要转换不同场景。因当天天气原因,陈书尚在室外拍摄时,配合测试了不同的光线和角度,他始终以最佳的状态投入拍摄工作中。“我的手这样摆可以吗?”“结尾用这个姿势好不好呀?”陈书尚带着憨厚的笑容问道,他萌萌的表情逗笑了摄影团队。
肝癌直播前期讨论时,介入治疗科主任医师林海澜、胆胰肿瘤内科主任医师郭增清、胆胰外科主任医师张辉三位医生各抒己见,对每一个直播话题展开观点交锋,力求严谨地展现有温度的科普。
他们的认真和专业,获得了主创团队的一致好评。
直播中,更是有不少患友在线问询,专家现场答疑解惑。每场直播结束时,很多网友都表示意犹未尽,结束得太快,还有很多问题来不及问。只有满足患友需求,真正被需要的科普,才是有意义的科普。
(下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