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颖
近期,聊天机器人ChatGPT火了,推出仅2个月,月活跃用户就成功过亿,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程序。
ChatGPT的走红引发医疗界广泛关注,在记者的朋友圈里,不少业内人士也迫不及待注册ChatGPT账户,并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展开交流。
有医生试用后被深深折服
林汉凌是福建中医药科学院脊柱健康管理中心疼痛康复科的科主任,日常注重团队数字化管理建设的他对人工智能充满兴趣。这两天,林汉凌与ChatGPT进行了多次交流。
“我试用了,被深深折服。”在朋友圈分享试用感受时,林汉凌如是说。
他告诉记者,自己问了ChatGPT不少问题,它的回答非常智能。“比如我问它当一些心急的患者对疗效不满意时,我们应该怎么回复或怎么处理,它的回答基本达到了有资深临床经验医生的水平,我觉得它能力很强。”
在问到一些疾病的诊疗趋势和行业现状等问题时,它的总结能力也得到了林汉凌的认可。
林汉凌说,比如我问它目前最有效的腰痛治疗方法,它不仅总结了答案,还给出相应的数据分析。
这些结论搁过去,医生可能需要查很多资料,或要累积很多临床经验才能得出,ChatGPT根据大数据整合与分析,就能给出比较好的建议,这会大大提升我们的效率。
看到网络上铺天盖地的ChatGPT报道后,省立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魏永宝也对这个人工智能产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加入申请试用的行列。
“我不少师兄弟、医院同行,还有医疗界的朋友都对它充满好奇,这其中也包括一些年长的医生。”看到相关报道后,魏永宝就迫不及待地去了解相关信息。“兴趣使然吧,想弄清它的运作模式,另外也想知道它能发挥什么作用。”
可充当医生的“高级助理”
在一些普通人看来,ChatGPT是一个很智能的聊天对象,但业内人更关心ChatGPT会给医疗领域带来哪些深刻的改变。
福建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春治认为,ChatGPT可以充当一名“高级助理”,它能完成绝大部分程序性文字或图表等工作,在医疗领域,大部分的医疗文书,可交由其完成。
多位受访者都对其写论文、申请课题、撰写科普材料等能力充满期待。
魏永宝说,比如写论文要查阅大量文献,还要组织语言,甚至需要使用英文,对于不少医生来说,存在一定压力。
还比如ChatGPT可以对文章进行英语母语化的润色,判断文中词汇使用是否准确,甚至在语言逻辑、更全面的论述上给到更有价值的参考,节省更多宝贵的时间。
ChatGPT会提高医生诊疗疾病的精准度。帮助加深医生对某些疾病的认识,尤其是罕见病,可能之前查阅大量文献也未必有收获,而人工智能则有能力在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中筛选答案。
对普通民众来说,通过和ChatGPT的交流,能更好地从中汲取大量的医学科普知识。
在中医领域,从事中医人工智能产品研发的福建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周常恩也对ChatGPT寄予厚望。(下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