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伟芳
通 讯 员 李 婷
2月19日起就进入雨水节气了。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很重要。但随着节气到来雨水增多,早晨有露、霜出现,人体脾胃功能容易受到湿气影响。且我省湿气重,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湿困脾胃,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黄帝内经》说“湿气通于脾”,所以,这时期要加强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饮食上少油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总的原则是“少酸多甘”,可多吃些诸如韭菜、鲫鱼、百合、茼蒿、豌豆苗、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小米等食物。
其中,豆苗和荠菜被称为“雨水节气最佳食物”。豆苗最适宜做汤,是当之无愧的“清热祛火美容菜”。
荠菜有“药食两用护生草”之称,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还能降低血压、健胃消食,治疗胃痉挛、胃溃疡、痢疾、肠炎等疾病。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国医堂中医(特需)营养门诊成员、国家一级营养师吴小芳推荐了一道节气膳食,不妨一试~
扁豆大枣蒸鲈鱼
材料:
白扁豆15克,大枣3枚(以个大饱满者为佳),鲈鱼100克,香菜10克,酱油、盐、调和油、白糖、料酒、味精各适量。
方法:
1.白扁豆洗净,大枣洗净去核,撕成小块,锅中倒入适量开水,放入白扁豆、大枣煮熟后捞出。
2.鲈鱼切花刀,放入盘中,倒上少许料酒、酱油,加少量白糖。
3.将鲈鱼放入蒸锅,撒盐、味精少许,香菜切碎撒在鲈鱼上,把白扁豆、大枣均匀平铺在鲈鱼表面,用大火蒸20分钟,熟后出锅即可。
功效:
补养气血,健脾利水。食谱中白扁豆健脾祛湿,大枣补中益气,和白扁豆合用,可以减少滋腻中满。鲈鱼有助于养气血、消水汽和补脾胃。
适用人群:
适用于湿气内阻中焦、脾胃虚弱者食用。
雨水时节阴晴不定、乍暖还寒、湿气弥漫,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风湿性疾病多发,应注意“适寒温、调饮食”。即要根据气温高低及时增减衣服,遵循“减酸增甘”的原则,少吃酸性食物,多吃甘味健脾之品。可以用粳米100克、薏仁15克、淮山15克一起煮粥,有健脾养胃祛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