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冠病毒并没有完全消失,每个个体仍需要继续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
3月6日晚7点,福建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福建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救治专家组副组长、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赖国祥教授和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王春娥教授,做客本期《大医生开讲》直播间,一起探讨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相关热门话题。截至目前,本次直播多平台在线观看与回看人次超21万。
不少网友提问,阳后视力模糊怎么办?现在口罩可以摘了吗?
口罩能摘了不?答案是NO!
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口罩能摘了吗?赖国祥教授表示,虽然新冠病毒感染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但新冠病毒感染仍属于传染性强的疾病。随着病毒变异,虽然接种过疫苗,但仍存在反复感染的风险,短时间内病毒将与人类共存,所以防护措施不能松懈。
均衡饮食、适度锻炼、减少聚集、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等良好习惯还是非常必要的。
老年人及伴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如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及免疫功能缺陷者、肥胖者、晚期妊娠者、重度吸烟者等,是重型/危重型的高危人群,更应加强个人防护。及时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规范基础疾病治疗,如感染新冠病毒,要早用药早治疗,防重症。
长新冠期 可用中医药调理
患上新冠后,很多人都表示一直有胸闷气短乏力、老是出汗等症状,虽然做了很多检查也没有发现问题,但这些症状往往使病人担忧、恐惧,以为自己好不了,从而产生失眠、焦虑、抑郁等情况。
王春娥教授表示,一般来说,气短乏力、动辄汗出,这是肺气虚的表现,是病毒入侵损伤肺气导致肺气不足,所以治疗上就要予补益肺气、固表止汗,可以用黄芪、白术、防风、山萸肉加上太子参、党参或西洋参。如果有胸闷,还可以加用疏肝理气的药物,比如四逆散、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
对于出汗多的情况,有的人是阴虚出汗,有的人是气虚出汗,有的人是热盛出汗,要根据不同的症状来用药。
抗体检测并不作为常规检查手段
人体接触新冠病毒后,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抵抗病毒的免疫球蛋白,血液可检测出这种免疫球蛋白(即抗体),首先出现的是IgM抗体,然后是IgG抗体,前者表示近期急性感染,后者提示既往感染。
对于血液特异性抗体检测,赖国祥教授认为,抗体水平在机体内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无必要作为常规体检手段。
抗体检测
主要的意义在于指导临床治疗,辅助临床判断新冠病毒感染阶段(未感染、感染早期、感染活跃期、阳康后、疫苗接种后等),并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临床诊治方案提供参考。此外,为卫生防疫部门对疫情防控策略的调整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感染新冠 抗病毒药物要尽早使用
赖国祥教授介绍,随着科研和医药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抗病毒药物在临床使用。
目前,抗新冠病毒药物主要有中和抗体和针对病毒复制周期的小分子抑制剂,中和抗体有三类,包括SARS-Cov-2单克隆抗体、恢复期患者血浆和COVID-19免疫球蛋白;口服小分子抑制剂又分为3CL蛋白酶抑制剂(如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先诺特韦/利托那韦、恩施特韦-Enstrelvir)和RdRp抑制剂(如阿兹夫定、莫诺那韦、氢溴酸氚瑞米德韦)二大类。
国产新药阿兹夫定用于治疗中型感染的成年患者,可抑制新冠病毒复制过程中的关键蛋白——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从而阻断新冠病毒在体内复制,降低病毒载量,起到抗病毒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清除胸腺里的新冠病毒,保护患者免疫系统,从而使机体免疫功能提升。阿兹夫定片已被纳入第九版、第十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并正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参保患者使用时可按照规定报销。国产新药先诺特韦/利托那韦和氢溴酸氚瑞米德韦也批准上市,普遍具备可及性。
■提醒>>>
对于有基础病、高龄、有免疫缺陷或者有其他因素,导致患者感染后容易转化为重症和危重症的高危人群,一定尽早识别新冠感染,并尽早加用抗病毒药物,能够减轻病毒的载量,进而减轻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减少病情向重型、危重型发展。
口服抗病毒药物在发病5天内特别是72小时内使用效果更好。如果发病时间过长,病情已经进展到重症、危重症,再使用抗病毒药物,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无效,因此高危人群一旦感染发病要尽快就医。
此外,药物都有禁忌症和相互作用,特别是有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是有一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应在医疗机构和医生指导下使用。
基层医疗机构防治重点把握“三早”
新冠疫情实施“乙类乙管”后,防控目标主要是“保健康、防重症”。可以说,基层医疗机构是中流砥柱。对于基层医疗机构和基层医护人员,赖国祥教授表示,重点工作在于“三早”:
早预警:重点人群摸底、发热人员监测;
早干预:发热处置、抗病毒药物、祛痰药物、雾化治疗、健康指导;
早诊治:做到早期“三抗”:抗病毒、抗炎(激素)、抗凝治疗;做到早期“三控”:控制氧饱和度≥93%、控制输液、控制抗菌药物。
分级分流救治高危人群及静默型低氧血症、呼吸困难、咳痰障碍等患者,三级医院的医疗资源留给重症患者的救治。
王春娥教授表示,中医药在这3年疫情防治中所起的正向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能正确使用中医药,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可以有效防治新冠,缓解改善症状,控制病情,避免转变成重症、危重症,缩短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