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婷玟
李阿姨和张阿姨是同一间病房的病友,今天她们一起去办理了出院手续。但李阿姨发现自己的医保报销比例和张阿姨的不太一样,这是为什么呢?省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有以下几种情况会影响参保人的医保报销比例。
一、参加险种不一样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分为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通常情况下,在同一级别的定点医疗机构,退休职工医保报销比例>在职职工医保报销比例>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比例。
以福州为例: 同样的门诊特殊病种在基层医疗机构,退休职工医保报销比例为94%,在职职工医保报销比例为90%,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比例为60%。
二、职工医保是否连续参保
职工医保按月缴纳,缴费中断,中断时间超过3个月的,中断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医保统筹基金不予支付。补缴中断期间保费的,从医保关系重新生效当月开始设置3个月待遇享受等待期;不补缴的,从医保关系重新生效当月开始设置6个月待遇享受等待期。
以上待遇享受等待期内按连续参保人员职工医保待遇的50%享受。
三、就医地不同
参保人员在参保地就医与在异地就医的医保报销比例不同。以漳州为例: 漳州职工医保在职人员市内住院报销比例为90%~93%,市外住院报销比例为87%。
四、医院等级不同
一般来说,低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要大于高级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以福州城乡居民医保住院报销比例为例:一级和社区医疗机构90%,二级医疗机构 80%,三乙医疗机构(含专科三甲) 65%,三甲及市外医疗机构55%。
了解更多的医保知识可关注“福建医疗保障”微信视频号、官方抖音号。“福建医疗保障”每周更新权威医保资讯,守护人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