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吃便便”能治病

本报记者 张鸿鹏 通讯员 黄丽纹

口服“粑粑”也能治病?答案是肯定的!

前不久,家住泉州今年7岁的孤独症患儿乐乐(化名),在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接受了粪菌移植治疗,成为当地首例孤独症儿童的粪菌移植治疗患者。

原来,患儿家长经过多途径了解到通过粪菌移植可能改善孤独症的相关症状,遂就诊该院消化内科门诊。

石润海主任仔细询问患儿病史及详细查体,肠道菌群检测报告提示肠道菌群处于中度失衡状态,孤独症高风险,符合菌群移植的要求。

经过严谨的术前准备,通过鼻空肠管将处理好的菌液缓慢注射到患者肠道内,整个移植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目前,乐乐正在进一步康复中。

粪菌移植适应证有哪些?

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消化科石润海主任医师介绍,粪菌移植听起来好像有点“重口味”,其实是一种新兴治疗技术,通过粪菌移植(FMT)可以重建新的肠道菌群,有效纠正肠道菌群紊乱。

据了解,粪菌移植(FMT)通俗一点讲就是把健康人群粪便的标本留取出来,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后,提取肠道正常的菌群,再通过一定的途径输入患者的肠道内,从而达到改变肠道微生态代谢免疫,最终达到治病的目的。

粪菌移植的适应证:

1.消化系统疾病 包括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CDI),如复发性(难治性)CDI感染。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功能性便秘、IBS、菌群紊乱相关腹泻、肝硬化等。

2.肠道菌群紊乱所致的消化系统外疾病 肠道外疾病的适应证必须伴随有胃肠道症状,或者当前研究证实该疾病与胃肠道症状或肠道菌群紊乱相关。

①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癫痫等。

②精神系统疾病:自闭症、焦虑症或抑郁症、多动症、抽动综合征等。

③代谢相关疾病: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肥胖症、脂肪肝、高脂血症等。

④肿瘤相关疾病:肿瘤免疫治疗的增敏、肿瘤免疫治疗及放化疗所致肠炎等。

⑤过敏性或免疫系统疾病。

⑥成人或儿童移植物抗宿主病。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