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颖
手麻无力,夜间常常疼醒,是不是颈椎又出了问题?说到手麻,不少人会往颈椎病上套。事实上,生活中遇到的手麻,多数情况下是腕管综合征在作祟。
年过四十的赵女士是一名公司文员。由于长期在电脑前伏案工作,她的颈椎备受僵硬、疼痛困扰,检查显示,她已经存在颈椎骨质增生、生理曲度变直等退行性改变。
这段时间,赵女士在一连加了几天班之后,感到了手指一阵麻木。她担心是颈椎病加重,连忙去诊所做了颈椎推拿、刮痧、理疗等治疗。可一通操作后,赵女士的颈部症状虽缓解了,但手麻症状却始终没有改善。
赵女士来到省立医院康复二科寻求帮助。接诊的姜财主任医师根据她的情况,做了相关检查和针对性治疗,帮她揪出了手麻的“元凶”——腕管综合征。
莫把腕管综合征当成颈椎病
据省立医院康复二科林忠华主任医师介绍,腕管综合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手腕部压力增高,压迫腕管内的正中神经,使患者出现手麻、无力或疼痛症状。
同样是手麻,腕管综合症和颈椎病之间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腕管综合征引起的手麻,主要是在手腕活动时出现,尤其腕部屈伸到最大程度时,会感觉手心部有麻木胀痛感。
相比之下,颈椎病引起的手麻主要是在活动颈椎时出现,比如低头、仰头到极限范围时,在颈椎患侧上臂或整个上肢会出现麻木、酸胀感。
或影响手部精细动作
腕管综合征的症状是呈进展性的,主要表现为食指、拇指以及半侧无名指的麻木,且症状通常在夜间加重,通过甩手、转动手腕或用温水泡手可缓解症状。
随着病情加重,麻木感会慢慢迁延至其他手指,甚至出现全手掌的麻木或感觉异常。此外,麻木感还会逐渐转变为持续性疼痛,并出现手掌内侧拇指处肌肉萎缩,以及手指抓握无力,影响手部精细动作,如难以转动钥匙或门把手、扣纽扣或开瓶盖。
当然,要真正区别手麻的原因,还需要请专业医生评估,并进行影像学检查等辅助检查。
长期过度用手腕者应警惕
腕管综合征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它还有个别名——“鼠标手”,听到这个名字,很多人就能猜到它的好发人群。
“病”如其名,腕管综合征常见于频繁使用鼠标的办公人员、媒体从业人员、教师等职业人群。由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生活工作中离不开手机、电脑,长期重复在键盘上打字,移动鼠标,腕部长期密集、反复、过度使用,就会导致腕管综合症的发生。
除了上述人员外,孕期和产后妈妈、糖尿病患者和腕部创伤人群、家庭主妇等都是高发人群,并且此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远高于男性,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
切莫手臂悬空使用鼠标
要降低腕管综合征的发生,林忠华建议大家在使用鼠标、键盘时注意手臂不要悬空,可配合使用鼠标腕垫,尽量减轻手腕压力,此外移动鼠标时不要用力过度。休息期间可以活动一下手腕,做一些握拳、捏指等放松手指的动作。
若确诊为腕管综合征,可前往康复科通过超声波治疗、冲击波或微波磁疗等物理因子消炎镇痛,缓解不适。同时在医生指导下,在家中做一做手腕保健操等。
对于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建议采用腕部支具固定,以减少腕部活动,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