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第10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天气炎热 “肠中风”易盯上老年人

本报记者 刘伟芳 通讯员 洪培钰

患者正在进行中药穴位贴敷+红外线照射治疗

□本报记者 刘伟芳

通讯员 洪培钰

7月的一天,76岁的张奶奶夜里突然满头大汗,肚子疼得厉害,如厕后高频率便血,甚至还带有血凝块!

这可把张奶奶的家人吓坏了,立即带着她到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看诊。脾胃病科邵岩峰主任医师会诊后,诊断为“缺血性肠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肠中风”。

脾胃病科根据张奶奶的情况,中西医辨证施治,给她开了罂粟碱扩张血管、预防性抗感染及补液等西药;

中医则考虑肠痈初起,以泄热破瘀、散结消肿为治法,为张奶奶开了《金匮要略》中的方药“大黄牡丹汤”。同时,还给张奶奶采用了“穴位贴敷、烫熨治疗”等中医非药物温热外治法。

经过治疗,张奶奶疼痛逐步缓解,不再便血。经过一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张奶奶目前已康复出院。

据悉,像张奶奶这样的患者,近一个月里,脾胃病科已经收治了4例,且多为老年人。

邵岩峰主任提醒,缺血性肠病好发于6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需早诊早治,避免出现肠坏死、穿孔等更严重的并发症。

目前福州正直酷暑,老年人若出汗后未及时饮水,更易诱发缺血性肠病!老年患者需注意防暑、适量饮水、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预防便秘。

老年人若出现突发剧烈腹痛,随之出现排次数不等的鲜血便,应引起高度警惕,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