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省内首例 机器人引导微波消融

陈椿教授团队通过TH-S1机器人分析病情、设计穿刺

陈椿教授团队通过机械臂穿刺位置引导,完成微波消融

52岁的陈先生在采石场工作数十年,6年前已确诊“尘肺”。今年初,在家人的建议下来到福医协和医院做了全面检查,检查结果发现,陈先生右肺下叶磨玻璃影(GGO),考虑可能是肿瘤。

经胸外科团队综合评估,认为陈先生有“尘肺”病史,肺功能差、肺气肿严重,平日活动受限,无法耐受大型手术。

“患者肺质量差,对穿刺精准度要求非常高。传统穿刺活检方式很可能引发气胸等并发症,甚至会导致其治疗失败。”福医协和医院院长、胸外科陈椿教授说。经综合考虑,他们和家属商量后,决定采用TH-S1机器人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为老陈进行治疗。

手术全程用时半个小时,过程十分顺利。术后五分钟左右,陈先生无不适症状,可走回病房。次日上午,陈先生出院,与家人共度春节。

据了解,TH-S1机器人是目前国内首个具备导航、定位功能且适用于肺部的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它能全面解决可能由各种因素而影响穿刺精度的问题,具备“一针准”效率高、稳定、精准、安全、并发症少等特点。

胸外一科主任郑斌介绍,这也开创了福建省胸外科经皮穿刺肺部结节微波消融的智能机器人诊疗技术先河,填补此类技术在省内的空白。

从开胸到微创,再到精准治疗、快速康复,再到结合AI技术……福医协和医院胸外科抓住了技术革新带来的机遇,不断挑战,拿下了省内多个第一:首例机器人肺叶切除、首例机器人肺段切除、首例机器人袖状肺叶切除、首例机器人双袖状切除、首例机器人食管癌根治术、首例机器人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等等,填补了省内多项的技术空白。

陈椿教授说:“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不断摸索,不断进步,借助更多信息化手段,提升胸部复杂机器人手术技术水平,实现医疗资源利用最大化最优化,让更多患者得到更可及的治疗机会”。

(下转9版)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