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居家安宁疗护迈出第一步 期待理念的统一

吴玉玲上门服务

目前,福州的居家安宁疗护处于起步阶段,在现有的医疗环境下,也面临一些难点。最关键的是安宁疗护理念的统一。

福州台江区上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称上海中心)也是首批居家安宁疗护试点单位之一。2015年,上海中心的医护就开始上门为居民提供静脉输液、压疮护理、换药等服务,服务的患者大部分60岁以上,以肿瘤晚期患者居多。

尽管团队年均服务800多人次,但上海中心护士长吴玉玲自认为对安宁疗护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有一次,吴玉玲和一家医院安宁疗护科的护士一起上门护理一位临终病人。病人身上有多处压疮,吴玉玲要把纱布撕下来,给伤口消毒清创。每撕下一块,病人都疼得发抖。安宁疗护科的护士对此提出了异议:在肿瘤晚期,不宜再做此类干预了,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让他平静地走完最后一程更重要。

自那之后,吴玉玲开始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安宁疗护?

“此前,我解决的更多的是患者家属提出的需求,并没有真正了解病人需要什么,也没有了解安宁疗护能干预到什么程度。”吴玉玲迫切地希望,团队能有统一的培训,从理念上更加贴合安宁疗护服务。在采访中,这也是不同单位医护们的一致需求。

上海中心主任周伟民认为:“不仅医生需要培训,患者和家属也需要类似的教育,才能让各方对临终一程的认识达成默契,做到不留遗憾,生死两相安。”

此外,居家安宁疗护的服务内容还需进一步提升。简单来说,安宁疗护提供的服务包括症状控制、躯体照顾和身心社灵(指“身体、心理、社会以及灵性”四位一体的完整护理照顾模式)等三大方面。目前,大部分试点提供的服务集中在前两个方面,在身心社灵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填补。

福州市卫健委老龄健康处负责人潘敏鹃介绍,福州市级每年都举办全市的安宁疗护培训班。今年,福州市第一总医院牵头成立了全省的安宁疗护专科联盟,联盟将在成员单位的交流协作、资源共享、培养优秀专科人才等方面着力推进,构建终末期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三级联动模式,促进安宁疗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