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以后,我省天气转凉、冷空气频频来袭,诱发心肌梗死等急性冠脉综合征事件的风险也开始呈现升高趋势。
作为我省的急救中心,福建省立医院近期接诊的心梗患者数量就开始持续攀升。心内科床位也开始紧张,为了接收救治更多的心梗患者,科室加快了床位周转速度。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患者因为对心梗的预防、救治观念不到位,出现了不可挽回的结局。
能忍就忍,老人突发心梗离世
心内科主治医师方明程回忆,就在上周,一位突发心梗的老人因没有及时送院,错失了救治机会。
这位老人患有高血压,且有长期吸烟的习惯。心梗发作时正是上半夜。由于老人子女在外地工作,家中只有同样年迈的老伴陪伴。考虑到身边没有人手帮忙,要想半夜去医院,就得惊动邻居,王大爷虽然胸痛不适,但他还是想忍到天明再去医院。
可随着时间流逝,王大爷的胸痛越发严重。下半夜,再也无法忍受胸痛的他被送到了福建省立医院急诊科。因为延误了救治的最佳时机,老人还是因突发心梗遗憾离世。
类似王大爷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并不鲜见。心梗发病急骤,往往1~6小时内即可出现猝死。
掌握正确的心梗就医流程
突发急性心梗,抢救需要争分夺秒与死神抢时间。此时,患者应停下手中的工作,就地卧倒休息,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患者和家属要根据120的调度安排,优选就近的开设胸痛中心的医院,不要自行驾车前往。
特别提醒的是,医疗条件不太发达的农村地区群众,不要一味追求城里大医院的医疗资源舍近求远,浪费宝贵的治疗时间。此时哪怕是设有胸痛中心的县级医院,都是打通血管、抢救生命的首选。
如有条件,患者可以在家中测量血压、心率、末梢血氧等生命体征,告知接线员;听从接线员指挥,根据实际情况服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
到达医院后,医院急诊科会通过绿色通道,将患者送往胸痛中心救治。专业团队的医护人员(急诊科、心内科等)会根据患者症状病情,初步诊断决定是否需要马上急诊手术。
确认有急诊手术指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要犹豫,听从专业人员的判断。情况不是特别紧急的患者,医生也会在短期内安排择期手术。
在大医院急诊科时,有些情况不是特别危重的患者可能会遇到心内科床位紧张,无法马上收入院的情况,此时不要着急转院,可以在急诊抢救室先行治疗。如果确实在此期间出现情况的恶化,医生会综合评判予以及时手术治疗。
听懂死神来临前的脚步声
要想不在心梗发生时手忙脚乱地送院急救,本报健康大使、省立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郭延松提醒,既往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要注意留意急性心梗发生前的预警先兆。
当血管斑块开始不稳定时,会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这往往是死神来临前的脚步声,把握时机及时就诊,或许就能挽回一条生命。
1.近3个月内每日胸痛次数比以前频繁,可能原先一周发作一次,变为一周发作十几次;
2.心绞痛的症状程度逐渐加重,疼痛越来越剧烈;
3.每次胸痛持续的时间愈来愈长,可能原来一次发作三五分钟,现在一次发作20分钟;
4.胸痛发生时的伴随症状增多;
5.以往走路等劳力活动后感到胸痛,休息后会有所好转,现在休息也无法缓解。
“此外,一旦后背、上腹、牙齿出现剧烈疼痛,同时伴有压榨感、濒死感,出现大汗淋漓,且持续时间超过半小时、服用硝酸甘油不缓解,要高度警惕急性心肌梗死,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方明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