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CT检查为何还要打针

作者:刘颖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CT检查在临床医师的诊断及治疗决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CT检查包括平扫与增强两种,增强就是需要打针后再进行CT扫描。

什么情况下需要打针

CT平扫虽然可以显示大部分病灶,但是对于一部分病灶的密度与正常组织结构接近的时候,医生即使具有火眼金睛也难逃漏诊的噩运,因此医生通常需要给患者注射对比剂(俗称造影剂)后再进行CT扫描,以增加病灶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对比度,让影像科医生一眼就可以辨别出病灶,甚至可以区别良恶性。

打的是什么药,怎么打

临床为了增强影像的观察效果向患者的静脉内注射药物,打药部位通常选择患者的右肘静脉。CT扫描注射的是碘对比剂,通过碘的高密度更好地显示血管以及富含血供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对比。

特殊人群适合打药吗

(1)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在没有完全治好前尽量不使用碘对比剂进行CT增强扫描,如果临床经过权衡,确实必须进行碘对比剂注射,应该充分咨询内分泌医生的意见,而且在注射碘对比剂之后的两个月内不进行甲状腺核素碘成像检查。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虽然孕妇可以注射含碘对比剂,但是CT检查本身存在辐射,孕妇应该尽量避免CT检查,可以选择无辐射的磁共振检查代替CT检查。如果CT增强对于孕妇是必需的,在使用碘对比剂后的胎儿应该在出生后检查甲状腺功能。另外,对于哺乳期孕妇而言,碘对比剂基本不影响哺乳,因为碘剂极少分泌到乳汁中,因此使用对比剂不影响哺乳。

(3)肺动脉高压、支气管哮喘、心力衰竭、骨髓瘤和副球蛋白血症这一类患者均应慎用碘对比剂,容易引发肾功能不全;高胱氨酸尿患者也应避免使用碘对比剂,容易导致血栓栓塞。

(4)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应至少停药48小时再做检查,检查后须停药72小时。

打药会有什么副作用

注射碘对比剂,可能出现过敏反应,一般发生在使用药物后的1小时内。轻者出现咳嗽、喷嚏、皮肤瘙痒、恶心、呕吐、一过性胸闷、结膜及鼻黏膜充血等;稍严重者出现面部水肿、明显荨麻疹及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等;严重者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癫痫发作、意识障碍、休克,甚至死亡等严重过敏反应。因此一般在注射药物后保留留置针,并静坐观察半小时后方可离开医院。

极少数患者在注射对比剂1小时后,甚至7天后出现上述的迟发性过敏反应。

打药前、打药中和打药后要注意什么

碘对比剂的过敏发生率极低,不需要提前口服抗过敏药或者进行皮试。没有饮水禁忌症的患者,可于检查前4小时内饮温开水400毫升,可起一定预防作用及减轻对肾功能的影响。

CT增强扫描过程中,大多数患者在对比剂从静脉进入人体后,会感觉到一股热浪在全身翻滚。这是正常的,因为碘对比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它具有高渗性,引起动脉扩张,导致大部分患者出现热感等不适,但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打药后有极少数患者在注射部位出现皮下组织肿胀及疼痛,很多人误以为这是过敏反应,其实这是由于碘对比剂从静脉内漏出到皮下,造成皮下组织肿胀及疼痛,轻度外渗一般几天内将自行吸收,不用担心。回家后注意观察,疼痛持续者在局部用毛巾沾上常温的水冷敷即可,肿胀严重者,影像科护士会给一支硫酸镁药膏外敷,一般3~5天就痊愈了!不能用冰水或热水,反而造成烫伤或冻伤等二次伤害!同时适当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如果3天内逐渐加重,就应该选择到医院就诊哦!

(作者:刘颖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