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黎晓新

国际眼科科学院(AOI)院士、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

黎晓新教授正在为医生讲解临床实践技巧

此次黎晓新教授跻身“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中国眼科学者)”第五位,与此同时,位居“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23年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中国眼科学者)”第九位。

1986年,黎晓新从德国埃森(Essen)大学眼科医院获得博士学位后归国。回国后黎晓新教授致力于将国际前沿技术引入国内,并将其“本土化”应用于临床:完成国内第一例复杂视网膜脱离硅油填充术、第一例黄斑裂孔手术;推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及其他新生儿眼病诊疗的防治工作;在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外伤手术、眼部肿瘤、视觉电生理等领域的研究与治疗上,黎晓新教授均颇有建树,科研和临床诊疗诊治都实现了重大突破性进展。

2016年5月,黎晓新教授作为厦门市委市政府引进的高级医学人才加盟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担任总院长;2019年经厦门市卫健委研究同意,“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黎晓新名医工作室”正式成立。在其指导和引领下,厦门眼科中心的整体医疗质量及科研实力飞速提升,尤其是在玻璃体手术及眼底病领域,中心成功引进并开展了眼内液检测、钌核素放射敷贴治疗、眼底肿瘤的眼内眼外摘除术、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动脉鞘内注射术、人工角膜等十余项新技术,诊疗水平比肩国际。

此外,黎晓新教授不断推进“眼底一张照,慢病早知道”的理念落地,促进糖尿病眼病筛查工作的开展,极大提升了国人对眼健康的关注度;依托全国疑难眼病会诊平台汇聚优质资源,为全国各地的疑难眼病患者提供了科学、规范、系统的诊疗服务;建设厦门眼科中心5G远程诊疗智慧医疗平台,打破时空壁垒,实现了实时调阅患者影像诊断信息、远程会诊、眼疾AI筛查等诊疗行为。

在黎晓新教授的引领下,厦门眼科中心整体科研实力连年攀升。近三年来,医院累计承担药物临床试验和器械项目26项,其中6项为全国总PI;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0篇、SCI论文113篇,其中SCIIF>3分的文章70余篇;专利22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博士后基金2项、福建省自然基金4项、2019年市医疗卫生重点项目1项、2022年厦门市重大科技项目1项、市级其他项目78项。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