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巧取小腿神经“修”手臂

本报记者 林颖

南平光泽县女孩小元5岁时在床上蹦跳不小心栽倒,右手插进了床头的一块玻璃,造成小元的上臂大量出血,合并远端肢体持续性麻木。

家人急忙将小元送往当地医院,医生做了紧急处理。

当务之急是将血管和神经都接上,否则日后将影响右手的使用。小元被推荐送到了福建省立医院骨科。

“手术最困难的是神经的精准吻合,它会影响到术后手部的精细动作。”徐杰主任医师说。

为了将缺损的神经接好,徐杰采用“电缆式”神经移植的方法,取小腿神经,将缺损的神经精确连接。

历时3小时,这台难度巨大、要求颇高的急诊手术成功完成。术后患儿恢复良好,顺利出院。之后,为了治疗缺血引起的肌肉肌腱挛缩,团队又为小元设计了屈肌腱自体延长术。

十年后,小元在父母的带领下再次步入了徐杰的门诊诊室。

目前,小元手部各指活动自如,感觉恢复良好,拇指对掌功能正常。她不仅能用右手进行正常的大动作运动,也能精准抓捏黄豆、绿豆等小物体。

徐杰说:“很多人印象中骨科只治疗骨头的问题,其实四肢周围神经疾病、手部神经疾病、腕管综合征等疾病也属于骨科手外科、显微外科的细分范围,对于这类患者来说,找对科室尽早治疗,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恢复。”

徐杰介绍,科室的上肢及周围神经专业组目前已率先成功完成全省95%以上臂丛及周围神经修复重建手术。科室创立了福建省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诊疗体系,填补了省内分娩性臂丛损伤诊疗的空白。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