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龙岩市第一医院

医教研深度融合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4年1月,易熠在《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个案报道

谢思思博士于2023年7月荣获女科学家科研成果奖,其研究性文章分别在《Nature》《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刊登

日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龙岩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青年医师易熠从临床案例中发掘科研亮点,在国际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英国医学杂志》(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简称The BMJ)(IF=105.7)发表个案报道,分享其诊疗经验。该个案报道的发表是龙岩市第一医院“医教研”融合发展一大缩影和真实写照。

据介绍,近年来,龙岩市第一医院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高质量转型发展为目标,以管理创新为动力,坚持走“以医疗为根本、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为导向、以管理创新为动力”四位一体的“医教研”融合发展新路子,统筹规划,聚焦临床创新,夯实人才培养、强化人才支撑,以教促学,资源向科研教学汇聚,医院科教研硕果累累、成效显著,点燃“科研引擎”,激活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科研创新 点燃医院高质量发展引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为推动公立医院高水平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龙岩市第一医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卫生健康工作要求,聚焦“健康龙岩”、“健康福建”建设,深化“医教研”协同发展,持续开展前沿医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点燃“科研引擎”,激发医院高质量发展动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据介绍,近三年来,在各项激励政策及制度保障下,龙岩市第一医院全院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立项逐年上升,持续推动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其中,2023年科研项目及科研项目总经费创历史新高,2023年科研项目总数118项,获批科研总经费1142.55万元。

与此同时,近年来,全院发表高质量文章情况逐年增加,其中以陈开红为学科带头人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研究所合作,以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在2021年发表文章《Impact of the Malnutrition on Mortality in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该研究成果近期被《2023年ACC/AHC慢性冠心病管理指南》引用;2019年4月,泌尿外科钟德文、易熠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在《柳叶刀》发表个案报道;2022年8月3日,国际顶级科技期刊《Nature》在线发表题为《Brown fat-mediated tumor suppression by cold-altered global metabolism》的研究论文,市第一医院作为第四通讯单位,谢思思博士作为第四作者荣列其中。这标志着该院参与的科研在《Nature》上发表研究论文实现了零的突破;2022年11月30日,该院青年医师谢思思、吴勐在《Science》子刊、转化医学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IF=19.319)上发表题为Dietary ketone body-escalated histone acetylation in megakaryocytes alleviates 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的研究成果,该项研究具有重要的转化价值,被选为当期的封面文章重点推荐;2022年9月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项目立项结果,梁海英博士负责的“vHPC-vmPFC投射激活nNOS+神经元介导小鼠焦虑行为”项目成功立项,这是该院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现了医院零的突破;2022年9月医院完成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2022年11月医院完成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备案。2023年7月,基础科研中心主任谢思思博士在第二十次中国暨国际生物物理大会上,基于其近三年在血小板领域的多项研究成果,应邀作了题为《Ketogenesis alleviates 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的报告并荣获女科学家优秀科研成果奖。2024年1月,易熠在国际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英国医学杂志》(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简称The BMJ)(IF=105.7)发表题为《Gas in the kidney and bladder》的个案报道。

人才赋能

筑牢医院高质量发展之基

医生的生产力,就是病人的生存率。人才培养,是关键。近年来,龙岩市第一医院坚持“质量立院、人才兴院、学科强院”,着力打造重才、引才、用才、爱才环境,积极完善配套机制,为人才成长提供充分空间,实现引才育才并举、用才留才并重,激发了人才创新活力。

近年来,医院通过出台“专业技术人员出国研修管理办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努力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医疗人才队伍,本土人才培养显成效。

据统计,五年来,医院共有51名在职人员取得硕士学位,20名临床医生就读在职博士,7名临床医生前往美国、日本等国际一流医疗机构完成为期1年的研修,现有16个专业36名医师取得福建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资格,培养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7名。

同时,医院制定科研骨干遴选办法、医学人才引进培养若干措施,人才梯队建设有层次,建立起涵盖新入职人员、青年骨干、高层次人才等全周期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医院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国内访问学者及“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6人、省引进人才2人,选送393名医护人员、管理人员赴国内外知名医院学习进修。青年医师谢思思获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第二届女科学家优秀成果奖,并入选2022年度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名单。

这些年来,龙岩市第一医院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引进、培养、激励、管理方面的举措,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浓厚氛围,专科齐全、结构合理、优势互补、技术领先、均衡发展的人才队伍体系基本形成,医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2023年8月,龙岩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据悉,这也是龙岩市首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同时,龙岩市第一医院共有包括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血液风湿内科、医学影像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胃肠肛门外科、肿瘤科、骨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11个专科获批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

以教促学

激发医院高质量发展活力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近年来,龙岩市第一医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生教育培养管理经验,在研究生招生、培养、硕导考核管理、科研导师遴选与考核,以及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绩,激活医院创新创造活力。

同时,医院还制定了一系列系统的管理工作规章制度,研究生教育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经过全院共同努力,探索出研究生特色培养模式。2023年,医院还被福建省教育厅认定为“福建省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据悉,三年来,医院共有研究生导师36名,培养全日制研究生102名(含在培),其中2023年17名研究生毕业,5人分别被浙江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同济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2023届毕业研究生共发表论文49篇、SCI论文48篇。

党委书记陈开红表示,医院始终把提高技术实力作为医院发展的命脉,通过“医教研”深度融合,聚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同时,从临床发现问题,通过科研寻找答案,再让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先进医疗技术,良性循环,最终造福更多患者。

(游章友 郭莉莉)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