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阿嬷的贴心扶手

通讯员 唐绍密 陈春香

郑阿嬷扶着厦门市思明区计生协安装的楼梯扶手,心里真高兴

“早上,郑阿嬷提热水瓶上楼时,脚一滑,从五六级台阶摔了下来。”接到热心邻居叶大姐的电话,厦门市思明区鹭江街道“厝边我家”计生协暖心家园的两名社工迅速赶去,一起通过暖心行动就医绿色通道将她送到市第一医院。幸运的是,只是轻微扭伤,几天即可痊愈。

73岁的郑阿嬷是一位老知青,独居在老城旧巷一间面积仅有20余平方米的带有阁楼的祖屋内。上阁楼的楼梯,又窄又陡,上下时容易踩空、滑倒。

以前,阿嬷和老伴住在一楼,她的儿子住在阁楼。一家人虽然蜗居在拥挤的老房子内,生活清贫,但和睦快乐。2009年,儿子因病不幸成了植物人。她每天提热水给他擦洗,用便桶倒屎倒尿,为他按摩,对他说话,用深深的母爱,维持着他的生命。

2020年,儿子离世了。后来,老伴也住进了养老院。她坚守独居在这里,不仅搬到阁楼去睡,还保持着11年如一日的习惯,每天提一瓶热水上楼。

以前她身子骨硬,上下楼不是问题,但现在年纪大了,腿脚不再利索,还患上高血压、糖尿病,加上因悲思过度体质每况愈下,每次她都感到有些吃力,总是小心翼翼、走走停停,好几次也险些滑倒。

从医院回到家后,大家都劝她搬到一楼来住。

阿嬷决然地说:“我就算摔断这把老骨头,也要睡在阁楼。”她噙着泪水说,“那是我唯一存放念想的地方。别的地方,就算金窝银窝,我都会整夜睡不着。只有在这里,我还能静心小眯一两个钟头。”

阿嬷不肯搬,但上下楼又不安全,怎么办呢?

“加装一个安全扶手。”

思明区计生协中午接到报告后,“马上就办”,“小事不过夜”,下午就联系适老化改造师傅到现场勘测,定制安装扶手的方案,很快一条3米多长的扶手就做好了。阿嬷一试,说:“这扶手一抓,稳当多了,不怕再摔了。”

暖心家园请来中医专家和心理咨询师,对她的身心进行了保健和调理;社工和邻居经常过来看望,帮着做家务,陪她唱歌娱乐,还时常挽着她的手去逛菜市场,去听街头的歌仔戏。阿嬷身体好了不少,也多了笑容,晚上一觉能睡上四五个钟头。暖心家园成了阿嬷生活与心灵的“扶手”。

“您流泪时,我会听您诉说;您孤单时,我会陪您唠嗑;炎夏酷暑,我送您一片清凉;数九寒冬,我为您御寒保暖……”厦门市各级计生协结合主题教育,以“红帆领航”体现“学思想、强党性”,用“健康同行”践行“重实践、建新功”,聚焦“小、青、老、孤、困”,用“计生协人的十二时辰”用心用情开展各种形式的暖心关怀帮扶活动,以温暖街厝里巷的粒粒萤光,汇聚成照亮这座城市的爱心炬火。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