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人群流动大,走亲访友、乘坐长途交通过程中,孩子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概率较大。如何在春运出行过程中避免感染呼吸道疾病,一旦出现感冒又该如何应对?本报记者就家长近期关心的问题采访了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福建省立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王滔。
春运期间谨防感染流感
1月25日,国家卫健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新冠疫情仍维持在较低水平,流感活动呈下降趋势,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每日诊疗量持续下降。
不过,春运期间人群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增多,呼吸道疾病感染风险加大。因此公众在出发前应做好个人防护准备,旅途中科学佩戴口罩,继续保持勤洗手、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尽可能降低感染风险。
此外,在出行途中,可准备一些感冒药物,如福尔可定、伪麻黄碱等,出现咽痛、流涕等感冒初期症状时,可以服用。
待疾病确诊后方可用抗流感药
万一在春节返乡或旅行途中出现了感冒,特别是家长们比较关注的甲流和乙流,又该如何应对呢?
据王滔介绍,在临床表现上,两种流感的主要症状都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等。不过,从严重程度来看,有些细微差异:甲流患者的发热往往更高,烧至38.5℃以上很常见;乙流的发热程度相对温和,有些人可能就只是低烧。不过,乙流可能导致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以及小部分患者会出现的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其严重程度可能比甲流更明显一些。
“在治疗方法上,不论是甲流还是乙流,在未确诊前,对于出现发烧和咳嗽症状的感染者,建议先进行针对性治疗,例如使用退烧药物。对于儿童,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药物可以缓解发热引起的不适,也有助于预防高热和惊厥等并发症的发生,而‘网红’的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要等确诊后才能使用。”王滔说。
王滔特别提醒,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这两种甲流特效药物对流感的疗效相近,但使用方法和疗程不同。奥司他韦需要连续使用5天,适合1岁以上的人群;而玛巴洛沙韦则只需一次剂量即可完成疗程,适合12岁以上的儿童使用。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药物的效果并非立竿见影,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作用。
此外,王滔建议大家一旦出现流感类症状,应尽快就诊,即使在出游途中,也应就近找医院治疗。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48小时内给药效果也会更佳,有助于缩短病程。
除了用药之外,良好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与免疫力密切相关。因此,王滔提醒大众,春节期间要避免熬夜,保持规律的作息,对于预防呼吸道疾病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