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提高肠造口护理能力 减少并发症

作者:林华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 主管护师 林娜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 主管护师 严梦婷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 护师

中华护理学会关于《成人肠造口护理》的团体标准中指出,重视对肠造口患者的健康教育,能更好地帮助肠造口患者提高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尽早回归正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肠造口术后,您可能会经历排便不受控制,粪便形状改变;日常生活(如饮食、活动、亲密关系等)改变;造口并发症。

在充分分析肠造口患者知识需求及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我们根据“斯金纳”程序教学法构建《肠造口患者造口护理教育手册——患者使用篇》,该手册分为七个模块的学习内容,每个模块设置相应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反馈。

认识肠造口

为更好地适应肠造口术后的生活状态,在术前提早让您认识肠造口模型与肠造口袋、体验在肠造口位置粘贴造口袋来收集排泄物。

观察肠造口

术后第1天,指导您观察肠造口,并观看造口袋更换视频:

(一)造口位置:可能位于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

(二)造口颜色:红色或者粉红色;

(三)造口周围皮肤:正常情况造口周围皮肤与对侧腹部皮肤颜色一致;

(四)造口形状:可呈圆形/椭圆形/蘑菇形/不规则形;

(五)造口高度:高于皮肤表面1~2cm;

(六)损伤:因为造口本身无神经末梢,没有痛觉,因此损伤不易被察觉;

(七)胀袋:如果出现胀袋说明肠造口已排气。

学习肠造口护理

术后第2~3天,为您示范肠造口袋更换的具体过程,并讲解其注意事项:

(一)选择排泄物较少的时间段(如晨起空腹时、两餐之间)进行;

(二)排泄物不超过造口袋总容量的1/3~1/2;

(三)清水清洁造口及造口周围皮肤,切勿使用含乙醇成分或碘酒等消毒液清洁;

(四)造口底盘裁剪尺寸大于造口根部1~2mm为宜(特殊情况除外)。

主动参与肠造口护理

术后3~5天,指导您参与更换肠造口袋并掌握清空肠造口袋方法。

独立完成肠造口护理

术后5~7天,鼓励您独立完成更换肠造口袋并了解刺激性皮炎、造口脱垂、造口旁疝等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居家护理

出院当天,向您详细讲解关于饮食、生活、活动、随访常识:

1.饮食小常识

(1)如果您是回肠造口:①每天饮水至少2000ml;②避免高纤维和难消化食物;③关注造口每日排出量,若>1.5L/d,伴不适症状请及时就诊。

(2)如果您是结肠造口:饮食无禁忌,均衡饮食。

2.生活小常识

(1)更换频率:一般3~5天更换一次造口袋,不超过7天;出现渗漏或造口周围皮肤瘙痒、烧灼感时请及时更换。

(2)着装:选择舒适的衣物,不要压迫造口即可。

(3)沐浴:伤口拆线后就可以洗澡,采用淋浴方式;避免强水流冲击造口,选择不刺激造口的中性沐浴液洗澡;洗澡时可佩戴或不戴造口袋,如果戴着造口袋洗澡,请记得洗澡后更换新的造口袋。

(4)性生活:肠造口术后体力恢复后,可尝试恢复性生活;避免肠造口排泄物过多时进行;事先更换造口袋或将造口袋内排泄物清理干净,预防造口袋泄露。

3.活动小常识

(1)散步、太极拳、游泳、跑步等运动在身体体能恢复后均能进行。

(2)避免剧烈运动,如拳击、仰卧起坐等压迫造口或肢体碰撞运动。

(3)每躺下和从床上起来都要侧身及用肘部撑起,咳嗽喷嚏用手轻按造口,以减轻腹压。

(4)体力恢复即可恢复以往的工作,但避免重体力劳作、提重物,以免发生疝。

4.造口门诊随访 术后一个月左右进行第一次复查。

(作者:林华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 主管护师

林娜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 主管护师

严梦婷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 护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