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乳房肿块没在意 25岁女孩查出癌症

本报记者 陈坤

□本报记者 陈坤

“本来下个月就要办婚礼了……”25岁的小微(化名)万万没想到,自己在领证前做个婚检,却被查出乳腺癌。

瞬间全家都慌了,婚礼也搁置了!

令小微后悔不已的是,在一年半前,她的身体其实早有预警,却没在意……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

医生提醒,我国乳腺癌发病的平均年龄为45~49岁,年轻乳腺癌(40岁以内)患者占16%~20%,极年轻(25岁以内)患者占1%左右。

“花生米”一年后长成5厘米

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乳腺外科,林舜国主任医师让小微完善B超、穿刺等检查后,她被确诊为三阴性乳腺癌,需要住院接受治疗。计划中的婚礼只好暂停。

实际上,一年半前,小微自检时就摸到乳房有花生米大小的肿块,当时并未在意。一年半后,这粒“花生米”在影像学上显示,直径已有5厘米左右。

因为考虑到生育、哺乳等问题,婆家顾虑重重,婚礼也搁置了。好在经过一个周期的化疗,小微的肿块明显缩小了三分之一。

目前,小微继续化疗周期,等待合适的手术时机。

什么是乳腺癌相关风险因素

林舜国简要概括为“三个状况,一种方式”:

月经状况:表现为女性初潮年龄太早(<12岁),绝经年龄太晚(>55岁),月经来潮年限延长,女性雌激素作用时间延长,乳腺癌风险增加。

生育哺乳状况:表现为晚育、少生、产后未哺乳、孕激素和泌乳素水平下降、雌激素水平升高。

家族发病状况:表现为直系亲属有乳腺癌或卵巢癌病史,或表现为本人或直系亲属携带乳腺癌易感基因(如BRCA1/2)突变,本人不典型增生病史等。

不良生活方式:表现为肥胖、缺乏运动、高脂饮食、酗酒等。

医生提醒

一般人群40岁以上每年一次乳腺B超和钼靶拍片;

高危人群30岁以上每半年一次乳腺B超,每年一次钼靶拍片,必要时MRI检查;

女性18岁成年以后即应主动接受乳腺健康教育,了解乳腺疾病防治知识。

林舜国说:“年轻乳腺癌患者对保留乳房要求更高,近年来科室收治的小于40岁的年轻患者,超过80%都采取了保留乳房或乳房切除联合乳房重建手术。乳腺外科的终极目标是不让一位年轻乳腺癌患者带着乳房缺失的遗憾出院。”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