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分享几个常常发生于手术前的令医护人员哭笑不得的对话:
情景一:
麻醉医生:今天吃东西了吗?
患者:没有。
麻醉医生:那喝东西了吗?
患者:喝了瓶牛奶。
麻醉医生:额……
情景二:
麻醉医生:今天有没吃东西喝水呀?
患者:吃了一点。
麻醉医生:不是交代你什么都不能吃吗?
患者:太饿了,我怕手术受不了。
麻醉医生:嗯……
很多患者总能找到各种理由让自己“填饱肚子”,其实手术前管床医生会根据你的病情及具体情况,给予适当挂瓶,里面含有维持你身体正常运转的各种能量,包括电解质、葡萄糖等等,术中麻醉医生也会根据手术情况以及人体的生理需要量计算出每个患者不同的输液量并给予补充。所有术前几小时、术中以及术后的前几个小时(根据手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能量补给均是通过静脉输液完成的,各位朋友切记谨遵医嘱,手术暂停事小,万一没沟通清楚造成术中突发情况可就后悔莫及了。
手术前一天,麻醉医生都会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不仅需要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既往的用药情况、过敏史及手术麻醉史等,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交代患者几点以后就不能吃东西了。很多患者都对此表示不理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手术前不能吃东西呢?
我们先来了解下人在清醒状态下,有以下三种保护机制可以保护自己:
① 食管下段括约肌,它位于食管和胃的连接处,起到闸门的作用,可以防止胃里的食物和胃酸等返流到食管和口腔中;
② 吞咽动作,能够保证食物顺着食管进入胃,而不进入气管;
③ 咳嗽反射,可以清除误入气管里的异物。
但是,全身麻醉时我们需要用到肌肉松弛药、镇静药和镇痛药,待这些药物起效后会使上述的保护性生理机能消失。大名鼎鼎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它就是因食物、异物卡喉,造成窒息的一种有效的急救方法。呼吸道异物窒息表现为突然呛咳、不能发音或声音浑浊、呼吸急促、皮肤口唇发紫,严重者可迅速出现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清醒状态下尚且如此危险,更何况手术患者处于麻醉状态下完全丧失了各种保护性反射。
术前禁食禁饮应该怎么做呢?以下表格为各种食物类型的最短禁食时间,大家可以结合医生护士交代大家的时间对照着来(如上表)。
注:该指南不适用于一些可能影响胃排空的生理状态或疾病,如过度肥胖、妊娠、胃食管返流病、各种肠梗阻以及急诊手术等。
随着ERAS(加快康复外科)理念的发展,国内外更多专家学者致力于小儿与成人术前禁食禁饮的时间等临床质量改进的研究,基于ERAS理念的术前禁食禁饮方案也得到了更新和改善,从而达到合理地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的同时减轻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的效果。目前临床上,健康成年人接受全身麻醉、区域麻醉和诊疗镇静下的择期手术,术前2小时可饮用含碳水化合物的清饮,碳水化合物成分不做要求。对于儿童而言,为避免儿童禁食禁饮时间过长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应将清饮的摄入时间尽可能接近术前2小时,同时需要麻醉医生进行更为详细的临床判断。
(作者:陈婷 主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林献忠 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