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登革热尚无经审批注册的疫苗上市,也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
(一)环境治理
清理家中各种积水,水生植物5~7天要换水洗瓶一次,花盆底盘也不要留有积水。楼宇外的露台,室外的坑洼、树洞、竹筒等积水,要采取定期疏通、平洼填坑、翻盆倒罐等措施。对于长期无法清除的积水,可以投放杀灭幼虫的缓蚀剂。
(二)物理防治
利用光、声、电等物理方法捕杀、诱杀或驱除蚊虫,如光诱器、电蚊拍等。
(三)化学防治
用蚊香、驱避剂、气雾杀虫剂等常用化学药物进行杀灭和驱避蚊虫。
(四)生物防治
在水池、荷花缸放养观赏鱼类,在稻田、灌溉沟渠放养鲤鱼、草鱼等,通过放养鱼类消灭蚊幼虫。
(五)个人防护
在登革热流行区域流行季节,室内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使用蚊帐。蚊虫活动高峰时间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如前往公园、绿化带等地点,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还应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过久。避免在蚊媒传染病高发时期到东南亚、非洲、美洲等地区旅行。 (福州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