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伟芳
7月6日,由福建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第十五届海峡两岸中医药传统文化研习营在福建中医药大学开营,两岸20所高校的110名师生开启了他们八闽大地的旅程。研习营走进福州、武夷山、莆田、泉州、厦门等地市,带领两岸师生近距离感受八闽文化的无限魅力。
自1987年开办对台中医药培训班以来,福建中医药大学始终走在闽台两岸中医药学术交流的最前线。
7个最早 5个第一
搭建沟通桥梁
最早招收台湾本科学生、最早举办两岸中医药学术研讨会、最早在大陆高等院校单独设立台湾中医药事务办公室、收集保存台湾中医药文献最多……
福建中医药大学,作为对台中医药教育交流的重要桥梁,在多个方面创造了“七个最早,三个最多,五个第一”的辉煌纪录。
1987年,两岸开启交流。同年,福建中医药大学即开办对台中医药培训班,开启了大陆对台中医药教育的先河。1988年,福建中医药大学招收第一个台湾本科学生。
同年,首届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开启了两岸交往的大门。时任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名誉会长的陈立夫先生寄来了亲笔贺信和一封以中医之理论基础为题的论文。台湾中医师公会联合会秘书长吴正雄率团11人参会,当时在海峡两岸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成为两岸交流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
如今,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交流研讨会已经成功举办了16届,共收到1000余篇论文,近30000人次两岸专家学者和参会代表以线上或线下方式参会。
作为学校开展对台教育的见证者,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李灿东表示:“我们以研讨会为契机,打开两岸中医药学术常态交流的大门,深交老朋友,结识新朋友,为两岸中医药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1989年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首次举办了面向台胞的中医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仅两个月时间,报名者就达300多人。
1991年,由老校长杜建教授主编的《台湾中医药概览》面世,这是海峡两岸第一部综合描述台湾中医药概貌的资料性工具书。时任台湾卫生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的张博雅亲自审核后感慨道:“此书搜罗之广泛,实令人讶异。”次年,杜建教授应台北中医师公会的邀请赴台访问交流,迈开了两岸中医药界双向交流的第一步。
为了更好地了解台湾中医药发展历史,学校图书馆闽台中医药文化文献研究中心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收藏了2万册左右的台版图书,其中大部分为中医药类文献,初步建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中医药文献收藏中心、研究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
“我们陆续收集到民国时期台湾地区发行的唯一一套《台湾汉医药新报》系列期刊、流传到台湾的陈修园医书、民国时期闽台医家共同编纂的中医学校教材、台湾地区民间中医抄本、台湾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任校长覃勤的往来信件、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往来书信等珍稀资料。这些文献充分说明了闽台中医药之间源与流的关系。”福建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王尊旺告诉记者。
正是这一步步的累积,为海峡两岸的中医药从业者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为全方面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会集英才
促产学研项目落地
人才,是一所大学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从1988年招收第一个台湾学生至今,福建中医药大学已招收台湾学生1241人。这些台湾学生在学成后,或回台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成为行业精英;或选择留在大陆,继续深造、行医、经商、投资等,为两岸的中医药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来自台湾台中的曾仁宏1992年入读福建中医药大学,如今是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康复科的主任医师,同时他也是福建省援疆干部里第一位台籍医生。“学习期间,学校就对我们这些台籍学生格外关心,在通信不便的年代,帮我们和家里保持沟通。毕业后,海外学院院长陈凌琦和学院的老师常常邀请我们参加一些会议,特别是两岸交流的学术会,让我们继续深造,拓展眼界和交流圈。”
在2019年举行的福州市师徒大会上,台湾医师曾仁宏与大陆青年张典结为师徒。如今,他们在同一个科室并肩作战,致力于健康科普工作,为促进两岸医疗卫生事业的融合发展贡献着积极的力量。
首位入编大陆事业单位的台湾同胞高嘉骏,已在福建中医药大学执教15年,并担任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副主任。他与校友赖彦升共同创立的福建省中医药学会闽台中医药文化交流分会,不仅云集了众多台湾医生、企业、科研者等,还成功落地了多个项目——引进台湾医疗服务理念和台湾医生开设中医门诊部和中医院,落地生产酵素的工厂,参与成立牛樟芝行业协会等,为两岸中医药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漳州政融食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怡仁就是省中医药学会闽台中医药文化交流分会的一员。黄怡仁原本学的是商贸,已在台湾从事浓缩科学中药生产外销40年。2016年,他深感中医的博大精深,来到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系学习深造,成了班级里的“老大哥”。系统地学习中医知识,让他对于产品研发、产品推广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庞大的校友团,也提供了更多发展的机会。
此外,台湾校友林文泉现任台湾中医药学会理事长、林展弘曾任台北市中医师公会理事长、蔡三郎曾任新北市中医师公会理事长……还有更多的台湾学生毕业后留在大陆,继续深造、行医、经商、投资等,融入大陆的大发展潮流之中。
(下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