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李大爷最近刷牙总是牙龈出血,起初以为是牙龈炎,没重视,但随后身上出现密密麻麻红色出血点,赶紧去医院看,抽血结果发现血小板非常低,紧急入住血液病专科进一步诊治。经过骨髓穿刺、抽血、彩超等相关检查后,诊断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相应处理后未再牙龈出血,红色出血点消退,复查血小板回升至正常,李大爷开心地带药出院。
什么是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当我们人体受伤流血时,血小板会黏附并迅速聚集在破损的血管处封闭伤口以止血,同时它们还能释放收缩血管的物质、释放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使受损血管收缩,并在血管破裂处加速形成稳定的血凝块。因此,在血小板的参与下,当我们受伤流血了,几分钟之内就会出血停止。而ITP就是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的疾病,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ITP发病有两个高峰,一个在儿童期,一个在老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60岁以上老年人是高发群体。ITP主要发病机制是血小板自身抗原免疫耐受性丢失,导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常活化,共同介导血小板破坏加速以及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不足。
ITP的主要表现
ITP患者主要表现是血小板减少相关的出血,包括皮肤青紫、口腔牙龈出血、鼻出血、月经过多、肉眼血尿等。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可导致严重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致命性脑出血等,危及生命。另外一部分患者感到乏力、焦虑等。但也有相当一部分ITP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只是体检发现。
ITP的诊断
ITP的诊断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指标,须排除其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的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疾病、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各种恶性血液病、肿瘤浸润、慢性肝病、脾功能亢进、感染、药物相关等。
如何治疗ITP
并非所有ITP患者都需要治疗,ITP的治疗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出血严重程度、血小板减少程度、年龄、合并症、需要抗血小板/抗凝治疗、需要进行手术或有创操作等情况,综合评估是否需要治疗。
一般情况下,糖皮质激素为ITP首选治疗。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也是一种有效的一线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症患者。当血小板低下合并急性严重出血时,通常需要联合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血小板输注、止血药使用等。
在糖皮质激素减量及停用的过程中,会有部分患者失效,需要进入到二线治疗。二线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如艾曲泊帕、海曲泊帕、阿伐曲波帕、罗普司亭)、利妥昔单抗、脾切除等。二线治疗效果不佳情况下,就需要三线治疗,如全反式维甲酸联合达那唑、地西他滨等,其他药物有:硫唑嘌呤、环孢素A、长春碱类等。
ITP患者血小板减低时的注意事项
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大便用力、剧烈运动和碰撞,以免引起出血。情况许可下,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在接受糖皮质激素、环孢素等免疫抑制治疗时候出现持续发热、咳嗽、气促、血氧下降等,需及时就医。
(作者:董金凤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