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对于情况较严重,自主能力较差的,一天收费160元;对于情况相对严重,需24小时照护的,一天收取的价格为230元。目前该项服务已被纳入我省医保报销范畴,在医保合规范围内的费用最高可报销70%,进一步降低了医疗负担。
举个例子,假如李奶奶选择100元一天的护理服务,她最高可以获得70%的医保报销,也就是70元。这样算下来,“无陪护”病房的患者需要支付的照护费用远低于自聘护工。
除了找护工的费用降低外,患者在“无陪护”病房的住院天数也有所减少。据统计,省人民医院病区平均住院天数与2023年1—10月份开展“无陪护”前相比下降了0.5天,患者平均住院体验与满意度由2023年1—10月份的91.45%提升到96.24%。
专业照护促进了患者的术后快速康复,既解决家属的后顾之忧,又为患者家庭减轻医疗负担提供了帮助,实现了患者、家属、医院三方共赢。
从试点到推广仍面临挑战
为进一步推进医院“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优化医疗服务,提升患者体验,今年1月起,“无陪护”病房试点范围逐步向我省所有三级医院推广,并延伸至二级公立医院。“无陪护”病房的需求正与日俱增,但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无陪护”病房从试点到大规模推广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采访中,记者从部分试点医院了解到,随着“无陪护”病房数量的增加,专业护理员人手相对不足的问题逐渐显现。由于第三方机构难以给予护理员“高薪”待遇,一些医院用心用力培训的优秀护理员,因看到“育儿嫂”等工作工资高而转行,造成部分资深护理员外流,这是摆在一些试点医院面前的现实问题。
作为我省“无陪护”病房服务的先行者,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从2017年探索“无陪护”管理新模式,在2019年率先在全院实行“无陪护”管理,目前工作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但自全省推广“无陪护”病房试点政策文件下发后,医院也不可避免地面临护理员外流的情况。
“为此,医院加强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护理员在医院的地位,比如打造护士、护理员紧密合作型团队,尊称护理员为‘护理员阿姨’,让他们享受和医院员工同样的节日慰问福利,一起参与医院的各项节日活动,使他们找到职业归属感,尽可能做到以情留人,以医院文化吸引人,目前医院护理员的流失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护理部干事林媛媛说。
确保护理员队伍的稳定性,有助于提升整体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林媛媛希望相关机构能不断完善护理员的薪酬待遇和社会保险政策,强化护理员职业价值的激励导向,吸引更多的社会从业人员加入到护理员队伍。
从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无陪护”病房的推广有其深远的重要意义,它顺应了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的时代需求。然而,面对部分住院患者病情复杂、自理能力受限的实际情况,一对一专业护理服务的必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在此背景下,“无陪护”模式的实施,虽旨在减轻家属负担、促进医疗环境的专业化,却也无形中削弱了患者家属对医疗过程的直接参与感和监督作用。
因此,在该模式推广前,“无陪护”病房在加强医护培训、制定科学陪护标准、合理设定“无陪护”收费标准、探索多元陪护方式等方面,还需要有关部门和医疗机构逐步研究完善,才能更好打消公众疑虑,推动“无陪护”病房在规范建设中稳步前行,最终惠及更多需要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患者及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