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福州爱尔眼科杨少华:永葆“学生”身份 精研小儿眼病

陈坤 陈雪彬

新学期伊始,一位患儿的妈妈给杨伯伯发来反馈,孩子之前下滑的视力稳住了,孩子说:双眼都能看清的感觉太棒了!

这位杨伯伯是福州爱尔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病科主任杨少华。年轻时,杨少华曾在闽北卫校担任教师,后进入公立医院担任科主任、在民营医院担任副院长。2019年加盟福州爱尔眼科,在斜弱视等小儿疑难眼病上继续躬耕,带领团队率先在省内开展多种手术:为高度近视患儿施行后巩膜加固术,延缓近视进展;采用当前国际上先进的改良Yokoyama术,帮助斜视患者改“斜”归正。

抽丝剥茧寻病因

敏锐洞察摘掉误扣帽子

从医40余年,杨少华致力于斜视、弱视的矫正。斜弱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深度知觉不良、空间定向不良和阅读困难等问题。

有些时候,屈光不正会把斜视、弱视等真正的问题掩盖。这就需要医生抽丝剥茧,找准病因。

此前,8岁的女孩小云右眼近视高达1175度、散光200度,左眼近视75度、散光50度。四处求医,近视仍持续加深。

家人带着小云找到杨少华。经过详细的检查,小云被诊断为共同性外斜视、右眼高度近视、双眼屈光参差、右眼弱视。

杨少华解释,外斜不仅影响外观,还会引起视功能异常,表现为近距离阅读不能持久、容易疲劳、看书容易串行、双眼视物重影、看东西头晕恶心等,进而引起近视的进展。

因此,小云要控制近视,就要解决斜视问题,杨少华为小云行斜视矫正联合后巩膜加固术。小云的近视度数控制住了。

有些时候,医生又要摘掉孩子被误扣上的斜视、弱视的帽子。

有一次,一位怀疑孩子弱视的妈妈带着孩子来检查,无意中说,孩子上一年级后,总是搞错b、p、f的方向,读书时还容易丢字、串行。杨少华敏锐地发现孩子是视功能异常,并表示可以通过视觉训练改善。经过一段时间的视觉训练后,妈妈反映,孩子阅读时的错误率明显降低。

引进弱视治疗新路径

造福广大患儿

杨少华说,他从小就喜欢科技方面的知识,去图书馆也总是翻看天文、物理方面的杂志。碰到一个问题,总想着把它搞懂、搞透。

2020年,杨少华在网上看了一场美国视光协会前主席的讲座。讲座提到,他们为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患儿配镜时,通常利用worth四点灯,找到双眼看清的最佳距离,形成最佳双眼处方(best binocularprescription,简称BBP)进行配镜。相比于传统配镜处方,BBP可以让患儿戴镜更舒适,也避免了遮盖给患儿造成的抗拒心理。

看似最不起眼的眼视光检查方法,却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杨少华像发现了“宝藏”,用手机把专家讲课的PPT一张一张拍下来,反复研究吃透,并整理成资料,对验光师展开培训。

目前,在福州爱尔眼科医院,利用BBP为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患儿治疗取得明显效果。

永葆“学生”身份

为守护明眸不止步

无论是斜视患者做完手术,还是弱视患者验配好眼镜,都不是治疗的终点,视功能的训练恢复也同样重要。

然而,视觉训练在国内属于新生事物,一直局限于让患者串珠子、描线、穿针等基础训练,缺乏规范的指导。

2020年,福州爱尔眼科医院在国内率先引进美国VTS4/SVI视功能康复训练系统。为了弄懂原理,杨少华向工程师学习,翻阅文献,查找案例,不断完善小儿眼病视觉训练方案。

至今,杨少华仍在不断学习先进术式,参加眼科学习班,观摩来榕专家手术,向比他年轻的老师请教。

他把小儿眼病医生称为明眸天使,每天和孩子打交道,学习新鲜事物,他感觉自己永远正年轻。

(陈坤 陈雪彬)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