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胃肠镜检查的“隐藏技能”

本报记者 林颖

扫描二维码,加入卫生报皮肤胃肠健康交流群

提起消化内镜,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做检查用的胃肠镜。事实上,随着科技和医疗手段的进步,用消化内镜治疗各种消化道疾病的新方法也应运而生,且不断向着疗效更佳、针对性更强、花费更少、手术创伤更小、风险更低等趋势迈进。

为了让民众更好地了解消化内镜的“隐藏技能”,10月18日,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治医师胡嘉庆做客《医生我想问·省立直播间》,为观众分享消化内镜在治疗上不为人知的一面。

截至发稿前,本场直播全网观看量超23万人次。

小小内镜大有乾坤

消化内镜其实是个“大家族”,它不仅有常用的胃镜和肠镜,还包括在不同部位使用的小肠镜和胶囊内镜。

如果在镜头的前端加装不同设备,消化内镜还能“变身”成观察消化道黏膜的放大内镜、观察细胞的细胞内镜,或用于肿瘤病变深度检测的超声内镜。

目前,消化内镜在消化道肿瘤、反流性食管炎、胆结石、阑尾炎、痔疮的治疗上都有广泛应用。

内镜切除肿瘤 彻底吗

消化道是肿瘤的好发部位,常见的不少恶性肿瘤都发生于食管、胃、结肠等器官。因此,消化内镜常用于治疗胃和肠道里的病变 。

医生在手术时会确保完整切除病变组织,并通过病理检查确认切缘干净,确保没有残留,因此,不用担心内镜切除会不彻底。

“以常见的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为例,如果判断为早期癌,病变仅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内镜切除通常可以达到彻底治愈的效果。这意味着后续不需要做放疗、化疗。”胡嘉庆说。

哪些痔疮可以在内镜下治疗

都说“十人九痔”,在不少痔疮严重的患者看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就只能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如今,随着技术进步,消化内镜对于痔疮的治疗也日渐成熟。

是否出现痔疮就要选择内镜治疗呢?

对此,胡嘉庆让大家首先明确一个治疗原则——无症状,不治疗。

对于有症状、药物治疗无效、不想选择或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可选择内镜下治疗。它具有操作灵活、痛苦小、恢复期短、并发症少和费用低等特点。

当然,痔疮的内镜治疗也有禁忌症,对于外痔及混合痔,或用手塞不回去的严重内痔,则无法选用内镜治疗。

此外,内镜能否治疗还有一个关键的“分界线”,就是肛门内的齿状线。齿状线以内可以内镜治疗,齿状线以外不可以内镜治疗。

胆结石也可以通过内镜下取出

胆道结石主要的内镜治疗方法是内镜下经人体自然腔道,清除胆管结石。这种“超级微创手术”具有微创(体表无切口)、恢复快、疗效确切等特点,兼具了检查和治疗的功能。

不过,在内镜下清除胆结石操作难度比较大,因此,这项技术也被业内人士誉为消化内镜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来操作。

目前,省立医院是国家消化内镜示范基地,国家结直肠息肉管理项目先进中心,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

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福建卫生报、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支持单位: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福建省立医院)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