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B版: 下一版  

人生可以毛坯 朋友圈必须精装吗

愉悦自己的同时也请接纳真实的自己

本报记者 刘伟芳

“旱地拔葱”视频截图

□本报记者 刘伟芳

每逢节假日,最热闹的莫过于朋友圈——十个人里六个在周游世界,三个在享受自然,哪怕还有一个只能在工位上加班,也要默默发一张办公桌的照片,配文:又是努力工作的一天呢!

“人生可以毛坯,朋友圈必须精装。”这就是这届网友最后的倔强。

来都来了 不管里子如何 面子总要做足

“你只看到旅游特种兵们的精装朋友圈,殊不知他们为了拍几张美照,要付出什么样的千辛万苦。有的人为了省钱去网红景点,要硬座十小时才能到达,为了出片有的人凌晨两三点就得起床化妆。”24岁的网友“蹦波尔吧”表示。

现实可能很累,但哪怕在黄山夜宿厕所,在梵净山顶冻得瑟瑟发抖,在高速路上堵得动弹不得,在高原吸一口氧走一步路,朋友圈也一定要美。

景是提前构图过的,图是专门修过的,排版是有讲究的,文案是要精心挑选的,朋友圈是必须当天发IP不能变的,就连评论区的回复也是要字句斟酌的。

“可以吐槽可以抱怨,但相机一打开,一定是最美的风景和自己。”网友小陈表示。

这就是当代网友的“朋友圈运营”守则,也是现在青年的网络处世学问。不管“里子”如何,“面子”总要做足。

哪怕在西藏布达拉宫疯狂出片的旱地拔葱只是一个小土堆,福州版的阿勒泰其实只是一张大海报。围炉煮茶时,大的东西烤不熟,小的东西易烤焦,火候难控,手忙脚乱,但临了,朋友圈还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闲情雅致。主打一个:来都来了,难道不要想法子出个片,否则岂不是浪费了我的假期和旅游经费。

网友们也纷纷表示,好多旅游热门景点都是被朋友圈和小红书骗来“打卡”的。

适度精装的背后 愉悦自我展示生活

面对每时每刻、铺天盖地的动态分享,也许有人表示倦怠,有人选择无视,但必须承认的是,作为重要的自我展示、生活分享平台,朋友圈是他人了解我们的第一张名片。

微信添加好友后,人们做的第一件事往往是下意识地点开对方的朋友圈,观察这个人的朋友圈头像、签名,再到每一条内容的文案和图片,甚至是朋友圈开放时长……人们对彼此的社交印象逐渐确立。

为了展现更好的自我,朋友圈投射的往往不是生活最真实的一面,就像演员一般,通过自我筛选和包装,展现多面人生中的光鲜亮丽。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林宗平表示,就如我们去旅行,会想象那是诗和远方,所以这趟旅程是多么毛坯,都要传递给他人我去实现诗和远方啦,可以炫耀给别人看看,符合大家“报喜不报忧”的心态。同时,在朋友圈营造的感觉更是一种心理投射,是自己追求的人生状态的展示,投射出自己内心渴求美好的样子。

更重要的是,哪怕过程艰辛,但总有几个瞬间,是鲜活人生的一些证明。

“在非洲大草原上,你每天有大量的时间在车上辛苦颠簸,住在连大功率的吹风机都用不了的酒店,一面期待能看到动物,一面又警惕野生动物的突袭。虽然真的很累,像逃难一样,但草原的辽阔,壮观的象群迁徙,长颈鹿悠哉地吃着树叶,自然的画卷很治愈。”

“夏天的迪士尼很热很挤,走得脚很酸痛,但是在商城里淘到一个喜欢的手办,看着绚烂烟花编制童年梦想的时候,也真的觉得自己很幸福。”

“旅行的意义在于无论是苦还是甜,都能让人记忆很久。”

人其实不就是活几个瞬间吗?既然如此,精装一些又怎样呢?不是正如电视剧和小说也要选最精彩的部分来演绎吗?

真正的幸福 源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但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如果一切都经过精心策划和包装,那么这份真实性就会大打折扣。

近日,网络上就又多出了一个词——预制朋友圈,即提前准备好朋友圈内容,包括精心拍摄和编辑的照片、配以精炼的文字,甚至有的用户会预先制定好发布的时间表。如:“生日还有一星期,照片已拍好已P好,文案排版已完成”;“在北京一天回酒店三趟换衣服补妆,待两天发了一周的朋友圈”;更有夸张者“出去玩一次,朋友圈发5年”……

这样预制的朋友圈看似粉饰完美人设,实则迷失自我,让人沉迷于一个虚幻的自我。过度关注别人的点赞与评论,把情绪掌控的主权交到别人手中,短期内会带来强烈的满足感,但这种满足如同泡沫,能迅速滋发,也会迅速消散,只会加重自己的精神内耗。在追求虚假光环的过程中,便可能会迷失自我,忽略了真实生活中的小确幸。

如果朋友圈充斥着这样过多“塑金身”后的假象,也会让看朋友圈的人产生对自我生活的怀疑,增加自身的焦虑感。

美好的展示无可厚非,但若是强装,却是对现实的逃避。“不要过于沉迷于精心打造的理想化世界,从而忽视了生活的本质和真实的自我。这种对虚拟生活的过度依赖,往往会导致更多的恐慌、失落和挫败感。无论是选择精装朋友圈,还是随心所欲分享生活片段,亦是选择保持沉默,最重要的还是‘自洽’,明白自己真正的需求,不盲目追随他人。”林宗平表示。

拥抱真实的自我,重新审视朋友圈的意义,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不完美。真正的幸福并不来自外界的认可,而是源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同时,在浏览朋友圈时,也不用陷入对他人生活的盲目崇拜中。朋友圈毕竟只是网络空间里的一个圈,“破圈”而出才能走向真正的生活,走出自己的方向。

精装朋友圈固然能让人们获得一时的心理满足,但其更大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在看似琐碎、庸常的现实生活中,发现精彩、寻找意义,把一成不变的日子过成五彩斑斓的诗。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