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坤
“阿姨,我现在给你擦手臂。”助浴员吴良妫对着61岁的林女士说完后,开始用温热的毛巾为她擦拭。
三年前,福州的林女士摔了一跤导致脑出血,变为植物人后,她的饮食起居全部需要借旁人之手完成。其中,最难的是洗澡。
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截至去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97亿,其中失能(失智)的老年人大约4500万。今年7月31日,人社部公布了一批新职业信息,在“养老护理员”职业下增设了“老年助浴员”这一新工种,体现了养老服务专业化趋势。
随着市场需求日益增长,与北京、上海等先发城市一样,福州市面上也出现了许多为老人提供洗澡服务的机构,助浴员这一职业也逐渐被大家知晓。
近日,记者跟随多位助浴员上门,了解他们是如何服务的,以及人们对这个行业的需求。
2.5个小时完成12项服务, 让家属喘口气
11月中旬的一个下午,在福州市亚峰新区小区,一间20平方米的房间里,粉色的床摆在中央,床上的林女士被爱人林先生抱在怀里,在吴良妫的帮助下,她享受着这星期的第一次助浴。电风扇摇着脑袋吹出中档风速,桌旁的收音机里放着《花儿与少年》。
桌子上放着一盆40摄氏度左右的水,从脸部开始,吴良妫先用湿布擦一遍,为了防止病人着凉,她快速用干布再擦一遍。
擦完上半身,换上干净的枕巾,两人帮助林女士躺回床上。擦洗完下半身后,先换上一层干净的尿垫,再叠一层尿垫把屁股垫高,再穿上尿裤,最后套上宽松的裤子。
“身体还是有点紧,我给你按摩一下。”一边擦拭,吴良妫一边柔和地活动林女士的关节。
三年来,像这样的助浴,每周有3~4次。
擦浴后,吴良妫为林女士剪指甲,协助翻身叩背排痰……2个半小时里陆续完成了12项服务,吴良妫几乎没有闲着。
“他们上门,我就能喘口气,真的轻松了很多!”林先生说。
林先生告诉记者,爱人出事的半年里,一家人手忙脚乱,疲于应对。他甚至在一天内设了6个闹钟,提醒自己要给爱人定时换尿布。
后来,家人打听到市场上有专门的助浴员,就预约了服务。每周三次的擦浴,让一家人从刚开始的慌乱中解脱了出来。
“我的需求就是有人帮忙给病人洗澡,他们是专业的嘛,这样病人干净了,我们照顾者心情也会好一些。”林先生休息了一会儿,又钻进厨房,开始做晚饭。
是技术活,更需耐心和细心 帮老人找回尊严
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调查,在各种日常起居活动中,最困扰高龄老人的是洗澡。对失能老人来说更是如此。由于肢体无力,翻身、抬手这些动作都需要在旁人的帮助下完成,洗澡既是一项体力活,也是一项技术活。
1994年生的黄丽蓉是一家公司的助浴员,从业两年多。她告诉记者,助浴一般分为擦浴、淋浴和泡澡。如果是瘫痪的老人,家属有需求,团队会提供充气浴槽等设备,让老人躺着沐浴。面对这类老人,一般会多配备一位助浴员,确保老人在搬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上门服务时,除了助浴员,黄丽蓉的公司还配备了一位健康卫士,在助浴前后测量老人的血压和血氧,面对高血压的老人,还会在桌子旁备好降压药,防止洗澡过程中老人的血压异常升高。此外,助浴员还要注意很多细节:“比如水温,因为老年人皮肤和血管老化,水温要比我们平时洗澡的水温低些。对于患糖尿病的老人来说,水温还要更低一些。”
这项工作除了需要操作技巧,几乎每个助浴员都提到了细心和耐心。
黄丽蓉还记得一位92岁的服务对象,卧床7年,已经有5年没洗澡了。整个房间充满了排泄物的味道。奶奶的后背处有常年卧床压出的红肿,身上遍布油垢。第一遍冲出来的水是黑的。团队为老人清洗后,还为她剪了指甲,做了耳部护理,并指导家属防止老人压疮的方法,提醒他们定期更换床单和被褥。
洗完澡,换上干净的衣服,奶奶的皮肤都亮了,眼睛也亮亮的。奶奶含糊地说了一句谢谢。家属也很惊讶,他们以为老人家已经不会说话了。
黄丽蓉说:“对服务的老人来说,洗一次澡,身心舒适的感觉能持续很久,让他们感觉活着是体面的、有尊严的。我觉得这份职业会被越来越多人需要。”
助浴员存在缺口, 且需规范引导
福建省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766.8万,占户籍人口的19.3%,预计2025年全省老年人口占比将达到20%。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专业的助浴服务。
记者了解到,目前福州市场上的助浴员需考取养老护理员证,并经过相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和考核后才能上岗。
所以,助浴员是养老护理员下的一种细分职业,助浴是他们提供的服务之一。除此之外,他们还能提供日常监测、健康生活指导、协助更衣、理发等一系列生活照料服务。
助浴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整体处于起步阶段。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助浴员年龄普遍在30~50岁间,多为家政、护工等行业的服务人员转岗。但由于行业规范、服务标准等方面不够完善,不像教师、医师等职业必须持有相关执业资格证才能开展工作,存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而外部环境也制约着行业的发展。
目前,市场上专业的助浴员数量存在缺口。截至2023年底,全省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767万,占户籍人口的19.3%,占比将接近20%,逐步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基于这一背景,助浴又是新兴行业,需求只会有增无减,并且这种需求是会不断发展的。
此外,还有市场价格的制约。据了解,由企业、公司提供的助浴服务,根据上门所需的设备和人员数量定价,一次一般在100元~500元之间。这对失能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居家养老照护企业的福州地区负责人廖珍英介绍:“一些失能老人家庭条件较差,如果政府对这些人群有相应的助浴补贴,能进一步减轻失能老人家庭的照护压力和经济负担。一旦需求被充分挖掘和释放,将产生巨大的市场空间。”
2021年起,福州市开始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依靠医保基金、个人账户划拨等筹资方式,由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向定点护理机构购买专业服务,具体服务项目27项,其中就包括助浴服务。申请对象为福州市职工医保的参保人员。
比如林阿姨这样的情况,被评估为重度失能人员,按1800元/月·人标准执行,其中的85%由长护险基金支付,剩余部分由个人承担,每个月只需交270元。这也减轻了很多中、重度失能老人家庭的负担。
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规范引导。福建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会监事长郑振佺教授说,养老服务行业的市场很大,近年来涌现了很多细分的行业,如陪诊员、助浴员等。但老年人是特殊的个体,如何在服务过程中保证质量和安全是个难点,建议成立行业协会等组织,形成可持续性的第三方监管,在保障供需方权益的同时,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同时,也建议对养老护理员实行评级制度,提升对应的工资标准,让他们更有动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