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专家团队的指导下,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顺利完成了一例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进一步填补了该地区在心脏外科专业领域技术上的空白。
一年半以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10余个科室、10余位专家跨越山海,与天山北麓的昌吉州人民医院医生通力协作,助力当地多台手术、多项技术实现零的突破。这背后离不开一位福建医生的工作,她就是2024年8月获评福建省“最美医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综合医学科、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黄春。
一年半前,黄春有了一个新身份——昌吉州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她是福建第一位医疗援疆三年期的医生,也是新疆拓展的首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试点单位领队。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时间回到2023年5月,昌吉州人民医院迎来福建省新一轮援疆专家,黄春便是其中一员。不同于其他医生,黄春身前的胸卡上没有标注援助科室,这意味着,她负责的不是单个科室,而是医院医教研管的方方面面。
初到昌吉,为了摸清当地医疗需求,黄春和援疆队伍深入昌吉州东三县7个乡村进行义诊与调研。
黄春还记得,在昌吉州奇台县大泉塔塔尔乡石门泉子村,一位80岁、行动不便的独居老奶奶看到他们来到家里义诊,激动地拉着黄春的手说:“没想到我还能看到福建的专家!”
对医院来说,学科建设是发展的重中之重。昌吉州人民医院有个短板,就是心胸外科成立5年来还不能独立开展心外科手术。
黄春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想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心脏医学中心,“中心的心脏外科与心血管内科均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如果能引进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的医疗资源,将为昌吉州人民医院补上短板,造福当地患者”。
今年5、6月,黄春邀请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外科、心血管内科团队到昌吉帮扶带教手术。随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安排一名医生定期驻扎在昌吉州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提供技术帮扶和人员培养。
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外科团队带着心脏超声科、体外循环灌注、麻醉、重症监护、心脏护理团队等在内的10余人来到昌吉,协助完成当地首例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推动闽昌医教研合作
据悉,昌吉州人民医院缺少院校资源,存在教学和科研的“先天不足”,每百人科研项目经费一度仅0.88万元。
“医教研协同,是一所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黄春说。为此,她参加临床科室周会,反复灌输科研的引擎作用,亲自带团队到上海参加药物临床试验相关培训,还将人员的培训接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线上培训平台。目前,已有1名研究人员具备基本资质,医院已经完成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启动工作。
眼下,昌吉州人民医院每百人科研项目经费已提升到2.43万元。
类似这样的闽昌合作,在黄春的协调下,正在陆续上演:对接完成心脏手术4例,其中填补昌吉州空白2项;落地医院首例5G+远程床旁会诊;牵线昌吉州人民医院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放射专科和神经外科-脑电专科协作……今年4月,昌吉州人民医院成为福建医科大学第一个跨区域教学医院。
“医疗援疆不仅要把先进的诊疗技术与理念引入新疆,更为关键的是,让这些技术和理念在当地生根,精心培育一支永不离开的高素质医疗队伍。”黄春说。(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