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房颤如何引发脑栓塞

心房颤动(房颤)是心脏病患者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心脏不规则地跳动。它不仅威胁心脏健康,更可能成为引发脑栓塞的“隐形杀手”。房颤可能导致血液在心房内滞留,形成血栓。一旦这些血栓脱落,它们可能随血流进入大脑,引发脑栓塞,即缺血性中风的一种形式。房颤脑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状况,它不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还可能导致长期的残疾。取栓治疗是针对脑栓塞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而房颤的抗凝治疗则是预防脑栓塞的重要手段。

房颤脑栓塞的危害

房颤脑栓塞的危害性极大,它可能导致:

快速神经功能丧失:脑组织对缺血极为敏感,短时间内即可导致肢体无力、言语障碍、认知功能下降等。

长期残疾:脑栓塞导致的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症状常常是神经功能不可逆的损害,这可能导致患者长期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生命威胁:严重的脑栓塞可能危及生命。

房颤脑栓塞的症状

脑栓塞的症状通常突然发生,包括:

肢体无力或麻木:一侧身体突然感到无力或麻木,是脑梗死的常见症状。

言语障碍:说话含糊不清或理解困难,可能影响沟通。

面部歪斜:面部肌肉控制失调,导致面部表情不对称。

视力问题:视力模糊或视野缺损,可能影响一侧或双眼。

智能障碍: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突然下降。

意识不清:大血管闭塞引起的脑神经广泛缺血可能引起意识障碍。

取栓治疗:快速恢复血流的紧急手段

取栓治疗是在脑栓塞发生后,与时间赛跑的关键治疗手段。通过导管手术,医生能够将堵塞脑血管的血栓取出,恢复血液流动,减少脑组织损伤。这种治疗需要在症状出现后的“黄金时间”内进行,以获得最佳效果,越早进行取栓效果越好。其诊治过程包括:

快速诊断:利用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确定脑梗死情况及血栓位置。

导管介入:通过动脉穿刺,将导管送至血栓处。

血栓移除:使用导管、支架等特殊器械将血栓从血管中取出。

术后监护:手术结束后,密切监测患者状况,以评估治疗效果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取栓治疗的优势与限制

取栓治疗具有快速恢复血液流动、微创和高成功率的优势。然而,它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需要在症状出现后的24小时内进行,且患者需满足特定的条件。脑血管闭塞一旦发生,6分钟以上即有脑神经出现坏死,延误时间越久,不可逆脑损伤的面积越大,取栓疗效越差。因此一旦发现中风症状应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不恰当的急救和犹豫常常是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救治机会的主要因素。

房颤的抗凝治疗:预防脑栓塞的关键

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患者发生脑栓塞的重要手段:

降低血栓风险:抗凝药物可以减少血液凝固,显著防止房颤患者发生脑栓塞的风险,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个体化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和剂量。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①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②新型口服抗凝剂: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

定期监测:需要定期检查血液凝血功能,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房颤脑栓塞是一种需要紧急医疗干预的疾病。取栓治疗为患者提供了恢复脑部血流的机会,但预防始终是最佳的策略。房颤患者应积极与医生沟通,合理使用抗凝药物,以降低脑栓塞的风险。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公众对房颤脑栓塞的认识,加强预防措施,保护心脑健康,避免房颤脑栓塞的悲剧发生。

(作者:林生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脑病科 住院医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