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等。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而得,是一种发散风热药,既可内服,也可外敷。其性寒,味甘、苦,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可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的病症。桑叶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桑箕星之精神也,蝉食之称文章,人食之老翁为小童。”桑叶又名“神仙草”,日本人称桑叶茶为长寿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桑叶可抗氧化、降三高,还可润肠通便、美容养颜。本文将带您深入探索中医药中的桑叶奥秘,了解其药性与食用价值,感受药食两用的神奇魅力。
【来源】桑科植物桑 Morus alba L. 的叶。
【性味与功效】甘、苦,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药膳食疗价值】桑叶历来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丰富的营养成分,受到人们的青睐。早在1992年就已被卫生部列为药食两用的植物,作为绿色健康食品进行推广。其含有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氨基酸多达18种,且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等多种维生素,还含有钙、钾、铁和锌等多种矿物质,以及多糖、黄酮类、多酚及白藜芦醇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防癌、抗炎和抗过敏等作用,有“人参热补,桑叶清补”之美誉。
桑叶作为食品推广,多用于桑叶茶开发,有桑叶红茶、绿茶和乌龙茶等品种。桑叶茶含生物碱、茶多酚、花青素和绿原酸等,与普通茶叶相比,它富含多糖、氨基酸和矿物质等物质,更利于有效物质溶解和便于被人体吸收;它也可直接食用,把采摘的桑叶放入热水中,加入少许盐煮半小时,脱去桑叶特有的青臭味,再炒、煮、拌或油炸后食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桑叶还可制作桑叶挂面、桑叶米酒、桑叶多糖等食品。桑叶提取的绿色色素可用于化妆品和食品着色;桑叶干燥研磨成粉,可制作桑叶面条、点心、饼干、面包、煎饼等。另外,民间还常用桑叶凉拌、煲汤或者做成桑叶饼等药膳食疗。如凉拌桑叶:嫩桑叶适量,生抽、麻油、食醋、姜蒜各少许。将嫩桑叶放入90摄氏度热水中,焯20秒捞出,入凉水中冲洗,沥干水,放入碗中,加生抽、麻油、醋、姜末蒜末拌匀即可,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之功效。桑叶菊花粥:桑叶12克,菊花9克,豆豉10克,粳米100克。先将前3味中药放入砂锅,水煎2次,取汁合并;再将洗净的粳米加水,慢火煮成粥,加入药汁稍煮即成,有疏散风热、宽中除烦、宣郁解毒之功效。桑叶瘦肉汤:桑叶250g,里脊肉50g,皮蛋一个,枸杞、姜丝、料酒、花生油、盐各少许。将瘦肉切片,用调料腌半小时,桑叶和枸杞洗净备用,皮蛋剥皮切小块;水烧开后,依次加入皮蛋、花生油、桑叶、瘦肉、枸杞,水开后继续煮2min,盐调味即可,有清肺燥热、清肝明目之功效等。
此外,桑叶还可用于护肤:用桑叶浴护肤,能使皮肤光洁。用桑叶煎水洗脸,每日早晚各1次。用于美发:使头发乌黑、光泽、柔软。洗头时用桑叶20g煎水,每周2~3次。用于减肥:坚持长期饮用桑叶茶,可明显减肥。桑叶10~20g、茯苓15g,开水冲泡代茶,每日1剂。但桑叶性寒,体质虚寒、脾胃虚弱的人群不宜多用;桑叶又有凉血止血的作用,孕妇、月经期妇女应慎用。因此,在使用桑叶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作者:刘丹丹 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 门诊中药房 主管中药师
林汉钦 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 药学部 副主任、副主任中药师
吕春禧 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 主管中药师 漳州市首届名老药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