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人员密集的场所,一旦有师生感染结核病,很容易在校园内造成传播和扩散。因此,加强校园结核病防控工作至关重要。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增强师生防护意识、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校园结核病的发生率。
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1.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除了毛发、牙齿和指甲外,其他器官和系统都有可能感染结核,主要侵害人体肺部。
2.肺结核可防可治。肺结核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是可以治愈的。自己恢复健康,同时保护家人。如果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后果。
3.糖尿病病人、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艾滋病毒感染者都是易发病人群,应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
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当排菌的结核病病人咳嗽、打喷嚏、讲话或吐痰时,会产生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若这些飞沫被健康人吸入,就有可能导致感染,也可通过接触病人痰液污染的物品再经口、鼻而感染。此外,还可以通过消化道感染,如饮用未消毒的带有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的牛奶可能产生肠道感染。
咳嗽咳痰两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医院看病
结核病常见的包括长期低热、盗汗、乏力、消瘦、咳嗽、咳痰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结核病的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如果咳嗽咳痰两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医院看病。
如何早期发现学校肺结核患者
中小学校晨检和学生每年的定期体检。
学校和集体生活环境中发现肺结核患者怎么办
首先,要让肺结核病人离开集体环境并接受正规抗结核治疗;其次,对接触人群进行必要的筛查;再次,正在治疗的老师、学生,需要等结核病传染性消失后,根据结核病定点医院的诊断证明方可上班、上学。
一旦诊断,立即报告,不要隐瞒,不要带病上课
老师或学生一旦诊断为肺结核,应当主动向学校校医、单位领导或班主任报告,不要隐瞒病情,不要带病上课。学校应及时报告给当地卫生部门,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疫情调查、处置和防控工作。
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1.肺结核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
2.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要遮掩口鼻。
3.肺结核病人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果必须去,应当佩戴口罩。
4.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当尽量不与他人同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肺结核病人的家人须注意什么
家人要关心病人,给予精神支持,督促患者遵医嘱服药。
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感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免疫力
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感染后不一定发病,取决于免疫力。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
(作者:张锦瑜 漳州市东山县前楼卫生院 防疫科 公卫主管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