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B版: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厚植人才“奋进沃土” 培养高质量“新生队伍”

京鹭中医药人才项目指导老师聘任仪式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名医工作室揭牌

中医药人才成长过程中,师承教育是独具特色、是中医药传承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之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京鹭中医药人才项目旨在通过跟师学习、科研导师指导等方式培养一批中医药理论基础扎实、坚持原创思维、临床能力或科研能力强的高水平中医药临床人才和科研人才。

启动仪式上,厦门市中医院聘任刘金民、王勇、柳红芳、李晋玉等10名东直门医院全国顶尖中医指导老师,共带徒16名,为厦门市中医院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奠定深厚的基石。仪式现场还举行了师承拜师仪式。

为进一步加强本土化医学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医教研协同发展,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聚力、聚智、聚能。在东直门医院鼎力支持下,厦门市中医院邀请到了刘金民教授、王显教授和王洪武教授进驻厦门建立名医工作室。

刘金民教授在中医脑病及内科急重症领域有深厚造诣,将助力提升医院脑病科的科教研水平;王显教授作为首都名中医,其在心血管病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理念将为医院心血管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王洪武教授作为呼吸病领域专家,其首创的肺脏介入医学体系等将为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带来技术与实力上的提升与飞跃。

在“人才兴院”发展战略,厦门市中医院柔性引进全国顶级专家到院指导工作,在东直门医院鼎力支持下,医院特聘男科王彬教授、儿科王俊宏教授、骨科穆晓红教授、担任科室特聘主任、共建学科临床合作基地。

王彬教授是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托举人才,中青年创新人才,诊治男科患者15万余人次;王俊宏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医37年,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穆晓红教授是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是中医骨科的专家,且在脑性瘫痪的外治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王勇院长表示,京鹭人才计划综合双主任制、名医工作室等多个项目,真正把东直门医院高层次医疗人才、科研人才、临床人才有效地与厦门市中医院共享,达到品牌、技术、管理“三平移”的目标。

蔡成福书记称,京鹭人才计划形式多样,内涵丰富,除了京鹭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外,还有京鹭人才名医工作室项目、京鹭人才特聘主任项目以及人才“双循环”和博士科技新星项目,充分体现了东直门医院及厦门市中医院在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人才引育方面的高度重视、创新设计和高远规划。

(廖小勇 江昌铭 黄语晴)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