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省人大常委会历来高度重视代表议案建议工作,通过建立代表议案建议会商机制,协助代表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依法精准交办,压实办理责任,强化督促检查,推动一件件代表议案建议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

健全家庭教育指导 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摘自《福建日报》 新福建


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莆田代表团代表傅丽云提出了《关于发挥家庭教育指导作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建议》,由省妇联、省教育厅、团省委分别办理。

【典型意义】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教育提供了情感支持和安全感的基础,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傅丽云代表针对青少年抑郁症发病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青少年身心健康这一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从国家、家校和个人层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办理成效】省教育厅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福建“大思政”教育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全省已有52个县区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87%的县区建立社区家庭教育服务站。建立省市县三级协同育人联席会议制度。将协同育人工作成效纳入教育质量评价、文明校园测评等评价考核体系。

团省委依托12355青少年服务台,开展家庭教育能力提升线上直播共计7场,观看人次达547.5万次;打造“12355+社工”服务模式,积极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人才培训,累计培训社工200名,全年共受理青少年心理咨询9000余通。依托893家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和“红领巾先锋号”公交专列等开展家庭教育系列活动200余场次,覆盖4.54万人次,有效引导家长树立科学养育观念,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省妇联开展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知识的宣传普及、个性化咨询等活动6776场次,参与人次达13.8万。推动市、县(区)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97个。探索“家庭教育特派员”工作机制,目前已选派1.97万名家庭教育特派员进驻1.3万个社区(村),开展指导服务逾2万场。加强服务队伍专业性建设,系统培育“家庭教育特派员”骨干和“福爱妈妈”代表1000名。组织“爱心妈妈”队伍7.5万人,结对帮扶留守困境儿童4.2万名。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