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省率先实现三级急救中心无障碍呼救功能全覆盖

一键呼救,告别“无声困境”

本报记者 林颖 通讯员 王莉 许陈玉

□本报记者 林颖

通讯员 王莉 许陈玉

日前,“沟通无障碍,急救零距离”全省院前医疗急救系统无障碍呼救功能启动仪式在福建省急救中心举办。

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小舟,福建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许志鹏,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廖艺萍出席活动,并启动了“福建省院前医疗急救系统无障碍呼救功能”。这标志着我省成为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急救中心无障碍呼救功能全覆盖的省份。

据了解,我省现有持证残疾人91.6万人,其中听力残疾人15.3万,言语残疾人1.3万人。在紧急情况下,无法拨打120实现自主呼救,成为困扰这部分人群的现实问题。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进一步提升全省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保障能力,省卫健委在省检察院、省残联的支持下,在全省院前医疗急救系统部署建设语音、文字、一键呼叫等无障碍呼救功能,目前已全面推广至71家急救中心。

微信小程序助力听障人士“无声”呼救

启动仪式现场,两位听障人士在福建省急救中心120调度员陈媚的指导下,深入了解“福州急救便民服务”微信小程序的使用方法。

“福州急救便民服务”小程序由福建省急救中心、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推出。它能在紧急时刻,满足听障人士直接向120指挥中心发送文字求救信息的需求,解决听障朋友的急救通信难题,搭建起高效可靠的生命救援通道。

在该小程序“听障人士呼救”的专属通道,呼救者填写好个人信息,描述病情或险情,确认发送后,120调度员的电脑界面上就立刻收到了呼救者发来的求救信息。

“病人多大年纪?”“具体在几号楼几层?”双方全程文字交流,还支持图片、预设症状模块选择。两位听障人士无需依赖语音,全程沟通无障碍,救援资源也能快速调配到位。

除了为听障人士提供文字求救通道,“福州急救便民服务”小程序还创新推出一键呼救、视频呼救模式,打破急救沟通壁垒,让每个人都能快速获得救援。

全省覆盖,急救服务再升级

据了解,全省目前已有33个急救中心可通过120调度指挥系统,受理患者借助微信小程序发送的报警信息;38个急救中心可通过120电话移动终端,受理患者借助手机短信发送的报警信息。

接下来,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将指导急救中心进一步完善120调度指挥系统和院前医疗急救小程序,为听障、言语障碍人士及各类群体提供更优质、更精准、更高效的服务保障。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