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
第05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用一根神经架起“希望桥”

本报记者 游章友

□本报记者 游章友

5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脑出血,将52岁的林先生(化名)推入“半侧人生”的困境。虽经紧急抢救脱离生命危险,但左侧肢体肌力仅剩1级,肌张力增高,五指蜷曲,无法伸展。“左手仿佛被施加了魔咒,无法行使任何功能。”

面对传统康复手段的局限,“健侧颈七神经移位术”——这项中国原创、全球领先的高水平技术成为破局关键。该技术被《新英格兰杂志》誉为2018年“十大具有颠覆性的医学技术之一”。手术原理堪称“神经界的南水北调”:将健康侧的颈七神经“移植”至瘫痪侧,通过神经再生与大脑皮层功能重塑机制,实现“一脑控双肢”的医学奇迹。

“如同为瘫痪肢体搭建一座‘信息高架桥’,让健康大脑的指令跨越损伤区域,直达‘休眠’的神经末梢。”主刀医生、厦门市杏林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朱明涛用比喻诠释复杂原理,手术需精细操作,避开重要神经血管,建立短而有效的“隧道”,神经吻合要松紧适度,稍有不慎便可能功亏一篑。为此,团队提前数月进行技术训练。

2月22日,朱明涛带领团队历时3小时余完成神经移位通道的构筑,成功将7厘米长的健侧颈七神经移位至患侧。患者术后切口皮肤对合规整,进入“黄金康复期”,佩戴颈托制动4周及定制专业康复训练计划,尽快促使神经功能康复。

据悉,本例手术为厦门首例“健侧颈七神经移位术”。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脑卒中致残率逐年上升,这一创新术式的实施,不仅填补了闽南地区中枢神经损伤修复领域的技术空白,更为我国原创性医疗技术再添临床实证。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