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保胃保功能 省肿瘤医院有妙招

本报记者 刘伟芳

扫码进入福建卫生报视频号,查看直播回放。

为帮助大家尽早发现胃癌,了解胃癌最新的治疗技术,3月25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外科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胃癌诊治中心亚专业执行主任周东雷,胃癌诊治中心亚专业执行主任、福建省肿瘤医院胃外科行政副主任叶再生,福建省肿瘤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医师谢招飞,一同做客福建卫生报《大医生开讲·福建省肿瘤医院直播间》,为观众带来了胃癌防治干货。

截至目前,本场直播全网观看人次超过34万。

精准筛查

巧用评分系统规划胃镜检查

胃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且偶尔的胃部不适很容易被忽略,等到有明显症状时,往往已经是晚期了。目前,胃镜检查是发现胃癌的金标准,但多久做一次呢?

叶再生表示,在做胃镜之前,我们可以通过做抽血检查,使用胃癌筛查评分系统来初步判断自己得胃癌的风险,可有效提升筛查效率。

根据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我们可以分为3级:对于胃癌高危人群(17~32分)强烈建议每年做1次胃镜,中危人群(12~16分)则建议每2年做一次,而低危人群(0~11分)建议每3年做一次即可。

科学认识

幽门螺杆菌阳转阴后复发率并不高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导致胃癌发病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很多人好奇,如果HP治疗已经转阴,之后还会复发吗?C13和C14呼气试验该如何选择呢?

谢招飞表示,一般来说,幽门螺杆菌在复查后已经转阴的患者,复发的可能性较小。在我国,幽门螺杆菌的复发率在3%~5%。

此外,HP感染只是危险因素,不一定都会导致胃癌,幼童及年纪较大的老人非必要可不治疗,但要注意家庭分餐。

保胃功能

个体化治疗很关键

提及胃癌,很多人会联想到全胃切除,从此将失去饮食自由。叶再生介绍,胃切除范围需根据具体病情而定。

肿瘤位于贲门(食管与胃交界部位),早期可实施近端胃手术,保留一半以上的胃;若处于局部进展期,病变严重,可能需全胃切除。

肿瘤在胃窦(胃出口部位),且处于局部进展期,切除约三分之二的胃即可。若癌症发现得早,还可采用局部切除方式,切除范围更小。

目前,一些新技术如胃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能清扫部分淋巴结,精准切除病变组织,最大程度降低对患者身体的影响。

此外,福建省肿瘤医院胃癌诊治中心医生团队会根据患者情况,尽量保留幽门、迷走神经等,维持胃的功能。

周东雷强调,手术只是胃癌治疗的一环,并非万能,个体化治疗至关重要。不同分期的患者,治疗目标也不同。

早期患者有望长期生存,应尽量保留胃的完整性,减少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已处于进展期(如Ⅱ期或ⅢA期)的患者,相较于保留功能,更应追求长期生存,原则上需实施根治性手术;局部晚期患者,肿瘤已出现周围淋巴结转移,需多学科讨论,考虑术前化疗,缩小肿瘤、降低分期,再实施根治性手术;晚期胃癌患者,肿瘤已转移至肝脏、肺、骨头等部位,或出现腹水、腹腔种植等情况,外科医生难以实施根治性切除,此时需联合MDT团队,运用内科化疗、放疗等多种手段,延长患者生存期,减轻痛苦。

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福建卫生报、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协办单位:福建省肿瘤医院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