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国家队”医疗资源直通山区

“红色义诊八闽行暨健起海丝·肿瘤规范化诊疗巡讲”活动启动

本报记者 张帅

▲家门口的“三甲门诊”。上午,周宁县总医院门急诊楼二楼秒变“健康市集”,当天上午1.5个小时的义诊,累计接诊患者超200人次。

▲“医疗管理问诊”专项对接会。医疗管理专家通过“一科室一策”的定制化辅导,推动基层医疗质量全面提升。


4月18日,《福建卫生报》社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宁县总医院等多家单位跨界主办的第一站“红色义诊八闽行暨健起海丝·肿瘤规范化诊疗巡讲”活动在宁德市周宁县启动。

上午,中共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滨海院区)委员会与中共周宁县总医院委员会党建共建(联盟)签约仪式暨管理交流会,在周宁县医院7层学术报告厅举行。

签约仪式(如图)上,华山医院福建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贾杰与周宁县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宁县总医院党委书记郑晓莉代表双方在党建共建协议上落笔,意味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优质资源将被带进这座闽东山城。

目前,医院通过创新的“党建联盟”模式,已经与130余家单位建立了跨区域跨界协作机制,这一机制涵盖了医疗机构、高校、航空企业等多个领域,成功构建起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医疗协作网络。

针对山区县域医疗资源的匮乏,贾杰副院长给出了三招“硬核”解决策略:

依托信息化,搭建轻量化会诊系统,联动华山医院与附一医院滨海院区医联体,通过MDT多学科协作机制,实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专家资源实时下沉;

针对肿瘤诊疗标准差异,制定规范化指南并细化操作流程,通过省—市—县三级医疗机构人员双向派驻培训,推动诊疗技术、服务质量趋同化,缩小城乡医疗水平差距;

借鉴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5例空海联动救援经验,优化山区急诊体系建设,建立直达手术室的绿色通道。

本次义诊活动首创“媒体+医疗”协作机制,借助福建卫生报等权威媒体的力量,扩大健康科普的覆盖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像“走亲戚”一样常态化流动,切实提升基层群众的健康获得感。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