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过度焦虑 康复绊脚石

本报记者 刘伟芳

黄伟炜

曾毅

□本报记者 刘伟芳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2022年中国乳腺癌新发病例数为35.72万例,在女性癌症中仅次于肺癌,占癌症新发病例数的15.6%。

为了更好地防治乳腺癌,4月23日晚,《大医生开讲》直播间邀请到了福建省肿瘤医院乳腺内科主任医师黄伟炜,乳腺外科主任医师曾毅,乳腺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王丽莉,共同聊聊乳腺癌的前沿防治知识,让患者了解更多保乳存育的方法。

年轻不是乳腺肿瘤的“挡箭牌”

我国乳腺癌一大特点是发病年龄较西方早约10年,据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在2007年至2020年登记的66201例乳腺癌患者的数据显示,我国小于40岁乳腺癌患者占所有乳腺癌比例约14.9%,小于35岁者占6.5%。

年轻不是乳腺肿瘤的“挡箭牌”,年轻女性延迟诊断很多是因为对乳腺健康重视不足或对早期症状认知不够,也有的病人是低估了年轻患癌风险,误将年轻视为肿瘤“挡箭牌”。因此,特别是有家族史及高危风险的年轻女性要加强体检。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手段极为丰富,涵盖手术、内科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依据不同的分子分型,会制定不同的治疗策略。

别让“过度焦虑”成为康复的绊脚石

警惕“过度焦虑”对康复的负面影响。曾有一位患者,每次复查都会反复问:“王医生,我会不会复发?”她的担忧并非个例,但长期陷入负面情绪,反而可能影响康复。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自我实现的预言”,即一个人如果长期沉浸在某种心理状态中,行为会不自觉地朝这个方向靠拢。例如:过度担心复发→睡眠差、免疫力下降→反而增加风险;积极面对生活→心态放松、身体状态更好→更利于长期康复。

如何调整心态?王丽莉建议:

1.要有科学认知:乳腺癌的复发风险并非不可控,规范治疗、定期随访是关键;

2.转移注意力:多参与社交、培养兴趣,减少对疾病的过度关注;

3.正向引导:家人朋友可以多陪伴、多鼓励,帮助患者建立积极信念。

疾病或许改变了你的身体,但永远夺不走你的精彩人生。康复的真谛,是与过去温柔和解,向未来勇敢出发。记住,你比自己想象的更强大!

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福建卫生报、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支持单位: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