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分餐制 守护家庭健康的新习惯

作者:柯秋晴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陈海宇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 主任医师 课题: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J01995) 福建省立医院创双高火石基金项目(2020HSJJ15)

在现代社会,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它能在强酸性胃环境中生存,与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在我国,感染率居高不下,部分地区甚至超过60%。由于该细菌的传播途径隐蔽,且早期感染往往无明显症状,许多人直到出现严重胃病时才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因此,了解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方式,并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是保护自己和家人远离胃病甚至胃癌风险的重要一步。

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形态独特的螺旋状细菌,能够长期生存于人体胃部环境。它通过分泌尿素酶中和胃酸,为自己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幽门螺旋杆菌已被列为Ⅰ类致癌物。长期感染不仅会引起胃炎、消化性溃疡,还可能增加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瘤(MALT淋巴瘤)的风险。

传播途径多样,“共餐”是高危行为

幽门螺旋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口-口传播、粪-口传播和胃-口传播。其中,共餐习惯被认为是家庭内交叉感染的主要原因。

亲吻、共用筷勺、喂食婴幼儿等行为,都会增加唾液传播的风险。调查显示,在感染者家庭中,亲属成员的感染率可达30%至70%。

尤其在儿童和老年人中,一旦感染后果更加严重。

分餐制:简单有效的防护措施

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是减少幽门螺旋杆菌传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家庭、聚会或餐厅用餐时,提倡每人单独取餐,或使用公用餐具盛菜分食,避免餐具反复入口。

儿童尤其需要重点保护,避免通过成人筷子喂食或亲吻嘴部,减少早期感染风险。

不仅如此,分餐制还能降低其他经口传播疾病的感染概率,如甲型肝炎、诺如病毒等,具有更广泛的公共卫生意义。

如何检测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通常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检测:

13C/14C尿素呼气试验:安全、快速、准确率高;

血清学检测:适合大规模初筛;

粪便抗原检测:非侵入性,灵敏度高;

胃镜活检检测:精确,但过程相对复杂。

有以下情况的人群建议定期筛查:

胃部长期不适(如反酸、烧心、胃痛);家族中有胃癌病史;既往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病史;长期消化不良患者。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大大降低严重胃病的发生风险。

治疗与防控:双管齐下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通常采用抗生素联合抑酸药的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疗程为10至14天。

治疗结束后,应停药一个月再通过呼气试验复查,以确认是否根除成功。

日常生活中需坚持良好卫生习惯:

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不共用餐具,分餐或使用公筷公勺;食物彻底煮熟,不饮用不洁水源;避免亲吻儿童嘴部;定期体检,必要时复查胃部健康状况。

改变传统合餐习惯,推行分餐制,不仅是个人卫生习惯的提升,更是对家人、朋友健康的尊重与守护。

每一次夹菜前的一双公筷,每一次聚餐中的自觉分食,都是对健康负责任的态度。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将分餐制变成日常饮食中的自然习惯,共同构筑抵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作者:柯秋晴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陈海宇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 主任医师

课题: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J01995)

福建省立医院创双高火石基金项目(2020HSJJ15)]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