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经常半夜12点还在医院忙碌;这个人每天好像是住在医院里,都不用回家的;这个人精通中西医结合全面治疗,一心钻研医术;这个人记忆力惊人,每天见多少的病人呀,三四年不见,什么都记得……”这段饱含深情的文字,来自宁德福安陈女士的朋友圈。七年间,她两次见证姐姐被同一个医生团队“救活”,称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亚重症病房主任陈怀宇为“神仙般的人”。
陈女士的姐姐幼年时因肺结核未及时治疗,左肺损毁,仅靠右肺维持呼吸。六七年前第一次病危时,全身严重浮肿、呼吸衰竭,从闽东转诊至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陈怀宇主任回忆:“当时在ICU把病人救治过来后,家属一直记得我。”翻开2022年以来的微信聊天记录,记者发现,他甚至在凌晨2点还在为患者开中药处方。今年5月患者再次发病时,得益于医院新成立的亚重症病房,经过“一天一方”的中药调治,患者很快就能带着便携式制氧机出院了。
这家全省首创的亚重症病房于今年3月3日开科,采用“亚重症模式+中医药全程参与”的创新救治方式,专门收治病情较重但无需ICU密切监护的患者。从最初的10张床位扩展到现在的20张,病房很快出现“一床难求”的局面。
71岁的郑先生是首批受益者之一。确诊小细胞肺癌并淋巴结转移的他,合并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外院治疗无效转入。经过“一天一方”的中药治疗,配合抗感染、气管镜吸痰等现代医疗手段,以及个性化的康复方案,郑先生从最初的气管插管、每天吸痰两次,到后来能独立行走、爬楼梯,最终转入中医传统内科继续治疗。“这个治疗效果超预期,肿瘤也没有扩散。”陈怀宇主任说。
与传统ICU不同,该病房实行全程开放式管理,允许24小时陪护。这种人性化管理在郑先生出现谵妄症状时发挥了关键作用,家人的陪伴帮助他顺利渡过难关。陈怀宇主任解释:“家属参与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减少意外拔管等风险。”
这种中西医协同的“新范式”已吸引外院医生前来“取经”。目前福清市医院也计划开设类似科室。
陈怀宇期待这种“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融合”的救治模式能造福更多重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