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小儿体质调理部内欢声笑语不断,三十多组家庭齐聚于此,参加由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小儿体质调理部林丽莉中医药传承工作室举办的中医药文化日活动。
孩子们在医生的带领下,认识中药材、制作香囊、捏艾柱、学五禽戏……
热闹的氛围中,记者听到了一段段温情的医患故事。
“林栋叔叔,这个送给您,这是我自己做的香囊,里面用到了紫苏叶、肉桂、丁香、薄荷叶、白芷,可以行气,通鼻子的,魏张松哥哥教给我的。”阳光小男孩小宇今年11岁,却已经是这个科室8年的“老粉丝”了。他说,从小班开始,妈妈就带他来找林栋教授调理体质。
在他的口中,医生是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小宇的妈妈说:“小宇和弟弟对林栋教授他们有不一般的情愫,这些年出现大小症状,基本都是找他们看,和他们的感情超出了医生与患者之情。”
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小儿体质调理部创建十年,至今累积接诊了患儿10万余人次,举办了355场公益活动,惠及省内外患者。因为疗效好、口碑好,“粉丝”越来越多。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林丽莉教授还收到过一份特别的礼物,那是患儿凌同学亲手制作的暖心贺卡。卡片上工整的字迹记录着孩子期末考试的优异成绩,还有一首特别为国医堂中医小儿体质调理部及林丽莉教授改编的诗歌。
林丽莉教授至今记得初诊时的情景:“他扁桃体肿大明显,达到三度,还伴有鼻塞、头痛、流脓涕等症状。”通过小儿推拿手法配合中药敷贴等综合治疗,凌同学的体质逐渐改善。
一年后,凌同学的扁桃体已消肿至一度,感冒次数明显减少。而那个原本想当“特种兵”的少年,在治疗过程中爱上了中医。每当他在调理时,他总喜欢翻看医生拟诊的方案,医生为他做治疗时,他也能说出一些穴位名称。凌同学说:“要先学学中医,把体质调理好了,再去当特种兵,保家卫国!”
这样的故事在活动现场不断被提起。
时光回溯至2015年,福建省中医儿科医学中心国医堂分中心成立之初,林丽莉与林栋、王芗斌等医生组成的7人团队,怀揣着“不打针、少吃药”的理念,开始了小儿体质调理的探索。
十年耕耘,这个科室已发展成为拥有12个亚专科、年服务2万人次的专业团队。从福建省首家通过中国少儿推拿标准化认证的医疗机构,到荣获“五一先锋号”殊荣,到成立林丽莉中医药传承工作室;从线下诊疗到线上课程辐射28万家庭……数字背后,是10万余人次患儿的健康蜕变。
“十年间,我们用一种疗法改变一代人的体质,甚至改变一个家庭的健康观念,在孩子们稚嫩的心田播下中医的种子。这不是终点,而是传承的新起点。”学科带头人林丽莉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