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第十批医疗援藏工作队始终坚持以基础项目为抓手,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卫生技术支援为方向,积极从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多个方面为昌都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不余遗力的支持和帮助。福建省医疗援藏及对口受援单位分别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被西藏自治区评为“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四讲四爱”先进集体,被昌都市委市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昌都市委、市政府分别授予福建省委、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三面锦旗。一名同志获得全国妇联颁发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称号。
提升昌都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助推藏东公卫体系建设
“谢谢援藏医生,我和小孩都平平安安的。”昌都市卡若区拉多多曲色村村民德吉激动地对昌都市妇幼保健院的医生说。40岁的德吉在昌都市妇幼保健院迎来了第三个孩子。
为守护藏东妇女儿童健康,福建投入1.1亿元援藏资金建成了昌都市妇幼保健院,并连续多年选派高级职称人才担任昌都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全方位负责医院的管理。同时,在福建省援藏医疗队努力下,医院恢复了停业6年的住院分娩服务,建立和完善了80多项医疗管理制度,并开创了宫颈癌筛查病理中心、儿童口腔、儿童眼科和标准化计划免疫科室等特色科室,填补当地学科空白。
“我们的目标是提高孕妇住院率和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医院相关科室的建立,可以让昌都妇幼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医疗组副组长、昌都市妇幼保健院院长陈庶伟说。
昌都市妇幼“两降一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新生儿死亡率由2015年17.32‰下降至2024年2.94‰、孕产妇死亡率由2015年168/10万下降至2024年8.41/10万、住院分娩率由2015年75%上升至2024年98.46%。近两年来,昌都市妇幼保健院的门诊、住院、手术业务量均实现了翻番。
由福建省投入2012万元援藏资金建成的昌都市疾控中心二期工程,在福建省第九、十批援藏干部人才无缝对接,以及昌都市疾控中心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中心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顺利通过西藏自治区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现场评审与考核。疾控中心首次具备了向社会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验数据和结果的能力,填补了藏东地区公共卫生检验检测的空白。
发挥“组团式”医疗援藏优势,助力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一种俗称“骨节风”的地方病一度在昌都横行,让患者站不直、走不稳、长不高,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不少患者家庭因此陷入经济困难。自2016年起,福建省先后投入近4亿元援藏医疗资金,建立了针对大骨节病等地方病的防治体系。截至2024年上半年,昌都大骨节病已基本实现了动态清零。
昌都群众缺什么、盼什么,福建省援藏医疗队就谋什么、干什么。
为了让群众减少长途求医的艰辛与风险,福州市援藏医疗队引入了“腹腔镜”等先进设备,在八宿县人民医院开展了一系列外科和妇科微创手术;厦门市援藏医疗队协助左贡县人民医院建立健全了院内急诊急救体系,以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建设为抓手,强化对急危重症的快速响应和多学科联合救治能力,填补了急性心梗血运重建的空白。
在医疗援藏工作中,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福建省援藏医疗队通过“师带徒”的模式,无私地将医疗技术和丰富经验传授给当地医生。泉州市援藏医疗队打造“1个基地、1个市级重点专科、2个单元、3个中心”的模式,积极开展品牌学科建设、业务“传帮带”等工作,推动了洛隆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漳州市、龙岩市的每位援藏专家都带教1~2名徒弟,为边坝县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过去两年,福建省第十批医疗援藏工作队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全省各大医院先后派出10批次“组团式”医疗队。“在福建支援下的昌都市妇幼保健院以及洛隆、左贡、边坝、八宿县人民医院,我们先后实现了‘大骨节病’‘包虫病’‘多指畸形’的攻坚清零,并持续推进先心病儿童救治行动,打造了九大中心,新建了十大学科,成功实施了全区‘首例手术’20余项,开展了新技术新项目100余项。”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医疗组组长、昌都市卫健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缪长安自豪地介绍。
三明医改经验的“昌都实践”
为了在昌都推广医改的“三明经验”,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的5位专业队员组成的医改小组团,助力昌都医改,协助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薪酬激励与约束机制,规范医疗共同体成员单位的职责与改革模式,充分发挥医改“指挥棒”作用,让医疗改革的导向作用充分释放。推进医保即时结算业务,打通全市医保业务专网,实现昌都市乡镇卫生院基层医保网络即时结算服务系统全覆盖,建立适合昌都市医疗体系和医保管理能力的DIP支付体系,极大提升了医保便民服务水平。充分利用福建医改资源和经验,助力昌都市成功入选2024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城市。
在福建对口支援下,左贡县作为试点,推进乡镇卫生院竞争上岗,实施全新绩效计算体系,有效缓解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招聘难、留任难的问题。2022年,左贡县建立“紧密型医共体”的医改模式,“七个一体化”管理模式构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入选中国改革2022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福建对口支援的洛隆县通过健全组织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式,全县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区域医疗中心地位日益凸显,2024年全县接诊量54892次,住院病人2600人,开展手术277台次,其中三四级手术开展台数158台,占比57%。洛隆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入选2023年度国家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典型案例目录。
如今,福建省第十批医疗援藏工作队工作画上句号,第十一批医疗援藏工作队已经踏上西藏昌都,开启新的征程。站在新征程起点,福建省第十一批医疗援藏工作队组长林宇波同志深情地说:我们将接过第十批医疗援藏工作队的光荣旗帜,将以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无比热爱、对藏族同胞的深厚情谊,用实际行动践行医疗援藏的初心使命,为昌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贡献福建智慧、福建力量,用优质的医疗服务为雪域高原的稳定与发展保驾护航,奋力谱写闽藏情深的崭新篇章。(闽十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