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10日,以“数智驱动肾病全疾病周期防控的新模式”为主题的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CNA)2025年学术年会在武汉召开。厦门市第五医院院长黄继义教授带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市第五医院肾内科团队,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喜获年度学术贡献奖,并在论坛上作精彩演讲。
出席本次会议的有中国工程院陈香美院士、尚红院士、邬堂春院士;中国科学院马光辉院士;来自日本的Shimizu Akira清水章等国际知名教授;此外还有CNA总干事、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委蔡广研教授,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候任主委、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丁小强教授,中日友好医院李文歌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崴教授等国内一流专家共200余人。
年会设立6个分会场、21个专题、220场学术讲座,参会代表8400余人,无论学术讲座场次及参会人数都为历年最多。
共襄盛会 院士专家齐聚
黄继义教授团队喜获学术贡献奖第一名
开幕式由CNA总干事长蔡广研教授主持。CNA会长、中国工程院陈香美院士致开幕辞并作了学会年度工作报告;中国医师协会史盛丰副会长和湖北省医师协会张定宇会长也分别致辞。
黄继义教授是CNA常务委员,在国内肾脏病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此次受邀作为“智汇肾界-新质生产力的诊疗新章”学术论坛主席,他精彩的现场点评受到了国内同行的高度认可。
大会设立10个学术贡献奖,并在闭幕式上予以表彰。黄继义教授专家团队在本届大会发布190篇学术论文,其中13篇为大会壁报交流及优秀论文,以全国第一名的实力斩获本次年会的学术贡献奖。
这一殊荣充分体现了黄继义教授团队在肾脏病领域的深厚积淀,获得了全国同行的一致认可。据悉,该团队近年来屡次在全国年会上斩获佳绩。
强基固本
打造高水平学科团队
黄继义教授团队卓越表现的背后,正是依托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专家梯队和扎实的学科建设基础。作为团队核心,黄继义教授不仅是肾内科学术带头人、博/硕士研究生导师,更担任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主任、福建省慢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曾荣获“中国医师奖”及“中国十大医学贡献专家”等国家级荣誉。现任世界华人肾脏医师协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常委,是一位在国内外肾脏病领域享有盛誉的临床专家和学者。
厦门市第五医院肾内科实行创新的多学科带头人制度。除学科总带头人黄继义教授外,还有叶朝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原解放军肾病研究所副主任)担任学科带头人,钟鸿斌教授(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担任科主任。团队还与中国工程院陈香美院士建立长期指导关系,聘请国际著名肾脏病专家、香港中文大学蓝辉耀教授担任医学顾问,并先后引进林沁教授、林鹰教授、彭永挑教授、逯富华博士等一批高端人才,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医教研协同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科研创新
搭建一流科研平台
2023年,在黄继义教授的带领下,厦门市第五医院成功获批成立厦门市慢性肾脏病精准诊疗重点实验室。团队充分依托该院的生物样本库、中心实验室、大数据库及超级计算机算力等先进科研平台,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近年来在环境与慢性肾脏病关联研究领域持续深耕五年,已发表相关SCI论文近20篇,其中5篇代表性成果平均影响因子达8分,这些系统性研究为深度探索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并成功获得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技术革新方面,该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3D构架下血管通路重建技术等前沿技术,长期致力于慢性肾脏病精准诊疗体系建设,还参与撰写了《血液净化SOP》等多部行业指南与标准。在黄继义教授的引领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厦门市第五医院先后获批成为国家慢性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福建省慢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聚焦干细胞领域 受邀作精彩演讲
搭建国际一流肾病诊疗平台
近年来,黄继义教授团队潜心研究干细胞、外泌体在肾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早期预警作用和未来有效干预策略,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因此,黄继义教授受邀在本届大会作题为《外泌体在肾脏病诊疗中的研究》的精彩演讲,进一步奠定了团队在肾脏病诊疗及再生医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黄继义教授专家团队中邵乐平教授、钟鸿斌教授、胡伟平教授等一大批厦门人耳熟能详的知名专家,他们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促成在厦门获批成立国家慢性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福建省慢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厦门市慢性肾脏病精准诊疗重点实验室,救治了一大批疑难危重肾病患者,有力地引领区域肾脏病医学快速发展。
据悉,团队未来将成立疑难、危重肾脏病名医工作室,为进一步提升慢性肾脏病的诊治能力,推动国际肾脏病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搭建一流平台并提供厦门经验。未来,厦门市第五医院肾内科将继续发挥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为一体的综合优势,通过建设疑难危重肾脏病名医工作室等举措,持续提升诊疗服务水平,为人民健康事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廖小勇 邱丽莎 曾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