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跑步为何伤膝盖

陈浩波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跑步是否会损伤膝盖,取决于方法与准备。正确跑姿如同为关节装上“缓冲器”,而强健的肌肉则是天然的“护膝”。忽略这两点,盲目追求速度或距离,才会让膝盖不堪重负。科学跑步不仅不伤膝,反而能增强关节韧性!

膝盖受伤的根源在于失衡

膝关节承受的压力与肌肉力量、动作模式直接相关。臀部无力会导致大腿内旋,增加髌骨摩擦;核心不稳引发身体左右晃动,加重半月板负担;小腿肌肉薄弱则让落地冲击力直接传导至关节。这些力学失衡如同“多米诺骨牌”,最终引发疼痛。

完美跑姿的五个关键点

身体微微前倾,利用重心前移带动步伐,减少刻意蹬地的力量;步幅不宜过大,落脚点在髋关节正下方或稍前(10~15cm),避免“跨步”刹车;手臂自然弯曲90度,前后摆动不超身体中线;保持呼吸节奏稳定,避免憋气造成肌肉紧张;想象自己如钟摆般轻盈流畅,腘绳肌(膝关节后侧稳定的关键肌群)的训练在跑步中十分关键。

强化肌肉的黄金动作

强化下肢肌群需精准刺激关键部位。单腿臀桥激活臀大肌:仰卧屈膝,抬起臀部使肩、髋、膝成直线,随后一腿伸直悬空,缓慢上下移动15次/组,核心收紧防腰部代偿,动作顶端保持2秒臀肌收缩。靠墙静蹲针对股四头肌:后背紧贴墙面,双脚前移约半步,缓慢下蹲至大腿平行地面(膝不过脚尖),维持姿势时想象双膝向外推开,可夹瑜伽砖辅助,从30秒渐增至2分钟。台阶提踵训练小腿三头肌:前脚掌站台阶边缘,快速抬起脚后跟至最高,再缓慢下落至低于台阶(离心控制3秒),感受跟腱拉伸,每组重复20次。建议:融入生活(如刷牙时单腿提踵、看电视时静蹲);进阶可负重(如臀桥时臀部放书)。注意同一肌群训练间隔至少48小时,确保充分恢复。

避开五大常见误区

穿旧鞋跑步(超过800公里需更换)、突然增加跑量(每周增幅超10%)、全程脚跟落地、忽视跑后拉伸、带痛坚持训练。在水泥地长期跑步会累积冲击力,尽量选择塑胶跑道或土路。

跑鞋挑选实战技巧

下午试鞋最准确(脚部会膨胀),穿上脚趾前留拇指宽度空间;体重较大者选加厚中底,扁平足优先支撑系鞋款。鞋不是越贵越好,合脚且能纠正错误发力模式的才是好鞋。两双跑鞋交替使用,可均衡分散压力。

跑前激活与跑后修复

启动时做“动态热身”:高抬腿跑、侧向滑步激活全身肌肉;结束后进行“静态拉伸”:重点放松大腿前侧(手握脚踝后拉)、小腿后侧(推墙压腿)。用泡沫轴滚动大腿外侧,能缓解髂胫束紧张。晚上用热敷袋温润膝盖,促进血液循环。

特殊人群的适配方案

体重超标者从快走过渡到跑走结合;膝关节术后患者先练水中行走;青少年避免过早专项训练,多练平衡能力;女性跑步时建议穿高支撑运动内衣,减少躯干晃动带来的连锁反应。老年人肌肉流失快,建议以“6分钟走跑结合”为起点,重点强化股四头肌(如坐姿抬腿)和平衡(如单腿站立),避免坡度跑,减轻关节冲击。同时,老年人当中患有心肺疾病者,需注意跑步时的心率监测及时间控制,出现不适时需及时休息。

突发疼痛的紧急处理

立即停止运动,遵循“保护—休息—冰敷—加压—抬高”五步法。切忌揉搓或热敷急性损伤部位,48小时后若无缓解需就医。警惕持续隐痛,这可能是慢性劳损的信号。

跑步本身不是膝盖的敌人,错误方法和急于求成才是隐患。从调整姿势开始,配合循序渐进的肌肉训练,你会发现自己越跑越轻松。记住:真正的跑者懂得聆听身体的声音,用科学守护每一次迈步!

(作者:陈浩波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