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以大脚趾向外倾斜并与第二拇指重叠的症状。拇外翻畸形不仅会对足部美观性造成影响,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行走不适、疼痛等情况。当前,临床治疗拇外翻多采用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下面详细介绍不同矫正方法对拇外翻的作用。
拇外翻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很多拇外翻患者都有家族遗传史,先天性遗传因素是引发拇外翻的主要原因。
(2)穿鞋因素:长期穿着尖角、窄小的高跟鞋,行走时全身重量转移至前脚掌,容易挤压脚趾,从而导致脚趾出现不可逆损伤,形成拇外翻症状。
(3)痛风、类风湿关节炎、外伤对足部原有结构产生影响,久而久之出现拇外翻症状。
症状与临床表现
(1)大脚趾内部有包块,皮肤红肿、疼痛。
(2)大脚趾趾关节出现半脱位情况,内侧关节囊形成骨赘,常伴有锤状趾、交叉趾等畸形。
(3)第二、三、四跖骨头下形成老茧,行走时疼痛明显。
拇外翻的多种矫正方法
保守治疗
当拇外翻无症状或者日常疼痛较轻时,建议大家要改善生活习惯,多穿着舒适、宽松的鞋子,使用矫正支具、功能训练进行矫正,这样能改善拇外翻症状与疼痛感。在采用支具矫正方法时,可以佩戴拇外翻矫正器、矫形鞋垫,这样能改善足底支撑,纠正生物力线,进而改善拇外翻症状。在功能训练过程中,可以将按摩球放置在前脚掌下方,之后向下踩踏按压,重复按压前脚掌附近位置,每一个点按压5~10s,总按压时间控制在0.5h内。功能训练还可以选择放松小腿的方式,拇外翻会将身体重心转移至内侧,此时外侧肌群就会紧绷、短缩,大家可以通过按摩方式放松,将按摩球放在小腿外侧裤缝位置,与膝盖保持一个手掌的距离,沿着裤缝向下按压,每一个点按压5~10s,总按压时间控制在0.5h内。足内肌激活也是比较有效的矫正方法,大家可以用脚趾抓取毛巾,足部拱起停顿5s,每组10次,每天训练两组。在胫后肌训练过程中,患者要脱去鞋袜,双脚并拢站在踏板上,促使脚后跟悬空并拢,悬空脚后跟平行于地面,每次训练30~60s,每组训练5次,每天训练两组。
手术治疗
若拇外翻症状比较严重,就要选择手术治疗,即大脚趾、第二脚趾严重重叠,行走困难且疼痛强烈,建议大家选择手术治疗方法。针对遗传性、进行性拇外翻患者来说,由于病情会持续进展,所以要采用手术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拇外翻的方法包括骨组织手术、软组织手术、联合手术。其中,骨组织手术多采用关节融合、截骨术校正骨骼畸形;软组织手术通过切除伸肌腱鞘、滑囊等方式缓解疼痛;联合手术疗法,即结合骨组织手术、软组织手术以获得理想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方式可以彻底矫正骨骼畸形,改善足部外观和功能,减轻病情疼痛感,恢复正常的行走功能。但手术治疗的风险高,存在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再加上术后恢复时间长,患者要积极接受康复训练治疗,加快伤口愈合。
拇外翻矫正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两种。当拇外翻症状不太严重时,大家可听从医生建议佩戴矫正器或开展康复训练。针对拇外翻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则要采用手术治疗法,遵循医嘱做好术后恢复锻炼,消除病症疼痛感,改善行走困难等症状,尽早恢复足部功能。
(作者:陈浩波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