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帅 通讯员 黄晓霞
宁德市蕉城区赤溪镇由知村的傅巧斌,20年得益于计生协会的帮扶,从一位“泥腿女牛倌”成为镇上“第一大养牛户”、幸福工程“致富带头人”。曾多次连选“村民副主任”,不负众望地被推选为“村计生协会会长”。
人生低谷
1993年,傅巧斌生育第二个女孩后主动落实了节育措施,这一举动在当时“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的边远山村,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随着两个女儿慢慢长大,家中各项费用开支明显增加,原本贫困的家庭更不胜负荷。
双重压力下,傅巧斌挣扎在人生的最低谷。
“当时我老公养耕牛,每天都得放出去,我也跟着上山。”勤劳吃苦的傅巧斌发现养牛是条增收的好路子,“想扩大规模,苦于没钱”。
受助幸福工程
镇计生协会闻讯后,将傅巧斌列入2003年幸福工程受助母亲行列,及时送来5000元两年期资助款,还帮她争取到3000元计生小额贴息贷款。此后,傅巧斌起早摸黑辛勤劳作,养殖的耕牛数量不断扩大,成为镇上的“水牛状元”。
富起来的傅巧斌把自己多年养牛的经验、技术和营销渠道无私地和其他计生户分享。在她的带动下,高峰期赤溪镇年出售耕牛50多头,产值40多万元。
饮水思源
幸福工程多年的支持和帮助使傅巧斌对计生协会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在带领村民们致富的同时,傅巧斌还挑起了村计生协会小组长的担子。她走家串户宣传婚育新风、想方设法为计生户排忧解难。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她多次被区、镇两级协会评为优秀小组长。2009年村级计生协会换届选举中,傅巧斌被推选为由知村计生协会会长,成为赤溪镇计生协会换届后村级唯一一个女会长。2012年,她又高票当选为由知村村民副主任,并于2015年取得了连任。
傅巧斌深知幸福生活得来的艰辛。除了发展产业,让家乡父老也过上小康生活也是傅巧斌一直心系的事情。
2014年,赤溪镇在下溪洋畔设立千亩高优农业园区,并在园区内成立了“生育关怀创业园”。傅巧斌和其他3名计生示范户成为“生育关怀创业园”的致富带头人,获得3万元两年期的幸福工程发展资金,通过“农业园+计生贫困母亲”模式,连续4年带动70多位计生母亲发展特色果蔬种植和黄牛养殖,吸纳计生家庭150多户、务工人群500多人,受助户年均增收4万元,并推动山区村创建高山花生、茶叶、甘蔗等创业基地12个,带动1187户计生家庭脱贫致富。
该创业园实行“抱团式”发展模式,创业园与计生贫困母亲签订结对救助协议和购销合同,并按照协议帮助计生贫困户低价购买优质化肥、农药、地膜等农资产品,以连片种植、统一施肥、统一采摘、分户管理为模式,规模化种植基地为平台。同时,入驻“生育关怀创业园”的计生贫困母亲,除享受园区的优惠政策外,还享有试栽新品种、测试土壤肥料含量、田间种植指导、农业园培训等多项免费服务,并为贫困母亲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这些优惠的举措吸引了众多贫困母亲加入创业行列。
2016年,乘着霍童溪乡村旅游的东风,她与村里经济能人江通光牵头创办“由知鹅庄”,获得幸福工程发展资金30000元,经营农家餐厅、农事体验、民宿等特色休闲农业旅游项目,连续4轮吸纳60多户计生贫困家庭进“庄”就业、按劳取酬、入股享分红,其中包括9个精准扶贫户,为当地的精准脱贫工作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50岁的精准扶贫户傅奶妹在庄里负责养鹅,每月有了3000元的固定收入,还能照顾2个残疾儿子。二女户杨美香以前只能依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如今在庄里帮厨,除了劳务收入,年终还有股份分红,一年近4万元的收入让家庭经济情况大为改观。
被评为“幸福母亲”
2013年5月,傅巧斌被宁德市计划生育协会和幸福工程宁德市领导小组评为“幸福母亲”;2005年和2014年她被幸福工程全国组委会评为“幸福母亲”;2018年被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中国平安联合评选为“村暖花开·乡村扶贫扶志典型人物”,入选全国百名“村暖花开·乡村优秀致富带头人”。2020年,她与其他8位脱贫母亲共同获得“宁德市幸福母亲”荣誉称号。
他们既是“追梦人”,更是帮扶村的“圆梦人”。